[实用新型]分风格栅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2777.3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581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仇文豪;刘金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2 | 分类号: | B60R19/52;B60H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邓 琪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仪表板用通风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应用 于汽车仪表板中充气式除霜风道的分风格栅。
背景技术
目前,充气式除霜风道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仪表板中。参照图1和2所 示,充气式除霜风道由仪表板上体3和除霜风道4通过振动摩擦焊接形成空 腔,再与空调7的除霜风口对接,中间有海绵条6密封,将热风气流导向前风 挡玻璃5与侧窗玻璃,以满足GB 11555和GB 11556中对汽车风窗玻璃除 雾、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此外,除霜风道4横向贯通,对仪表板上体3也 起到加强支撑作用。
但是,由于受塑料件模具注塑工艺缺陷的影响,充气式除霜风道不能 形成弯曲而滑顺的内腔,易产生涡流,造成以下缺点:
1.风阻大;
2.噪音大;
3.参照图1所示,当空调除霜风口正对仪表板除霜口1时,将导致仪表 板除霜口1出风量较大,而侧窗除雾口2的出风量较小,影响除霜效果。
实用新型的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充气式除霜风道的 分风格栅,可解决一般充气式除霜风道风阻大、噪音大的缺点;并且,当空 调除霜风口正对仪表板除霜口时,能够大大改善除霜效果,从而扩大了充气 式除霜风道的应用范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充气式除霜风道的分风格栅,包括一体成型的格栅部分和曲 面部分,所述格栅部分为槽状导向结构,其开口与仪表板前除霜开口对齐, 所述曲面部分是沿气流方向鼓出的曲面形状,与除霜风道对接,形成密闭的 流线型空腔结构。
分风格栅横向基本跨过前除霜开口区域。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分风格栅,其下部鼓出的曲面部分与除霜风道形成流 线型空腔,流线型空腔能够减少涡流,从而降低了风阻和噪音。此曲面的曲 率越小,分风格栅和除霜风道支架的空腔就越大,这样向两侧除雾口的分风 比例就将越大。
附图说明
图1是仪表板上的出风口位置示意图;
图2是现有充气式除霜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风格栅横向长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风格栅纵向结构简单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风格栅结构实例工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式除霜风道应用实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 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特点。
参照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风格栅8是装配在仪表板上体3 与除霜风道4之间。纵向(如图4所示的方向)主要包括一体成型上下两部 分,定义上部分为格栅部分81,下部分为曲面部分82。格栅部分81由两个 基本平行的面形成一个槽状导向结构,考虑模具制造的拔模角要求,可以接 受上宽下窄5°以内的偏差。该槽状导向结构的开口与仪表板前除霜开口1 对齐,并且指向前风挡玻璃吹风目标区域;曲面部分82是鼓出的曲面圆顺形 状,鼓出的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此部分结构与除霜风道4对接,形成了密 闭的流线型空腔结构。分风格栅8横向基本跨过前除霜开口区域。
参照图6所示,分风格栅采用高压注塑工艺制造,通分风格栅采用高压 注塑工艺制造,通过超声波焊接点9、卡接点10a和卡接点10b实现与除霜 风道4的预装。最后除霜风道4与仪表板上体3通过振动摩擦焊接工艺连接。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分风格栅8下部鼓出的曲面部分82与除霜风 道4形成流线型空腔,流线型空腔能够减少涡流,从源头上降低了风阻和噪 音。此曲面的曲率越小,分风格栅8和除霜风道4之间的空腔就越大,这样 向两侧除雾口的分风比例就将越大。
当空调除霜风口正对仪表板除霜口时,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鼓出 曲面的曲率以及前除霜导向槽的宽度,见图6中W,来控制前除霜口和侧除 雾口的出风量比例。例如,当前除霜口的出风比例过大时,减小曲面的曲率 并且减小W,可以有效地减小前除霜口的出风量,同时增大了侧除雾口的出 风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2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
- 下一篇:新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