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油气回收管道系统的排油浮球阀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72704.4 | 申请日: | 200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885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邹大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顶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20 | 分类号: | F16K31/20;F16K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志宏 |
| 地址: | 201611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油气 回收 管道 系统 排油浮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回收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管道系统的排油浮球阀。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科学知识的普及,对加油站油罐车卸油作业及为汽车加油作业过程中必需进行油气回收,对于油气大量积累、浓度过高、无控制的排放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污染环境及资源浪费在大多数城市和地区都已达成共识。目前加油站所安装的油气回收系统,特别是安装含有自动压力调节阀的隔爆型油气回收真空泵之后,在油气回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筆者曾在美国多年致力于研究油气的回收,愿将多年的研究心得造福于人类,经筆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这种结构体系中当油气回收管道系统的不足之处是:长久使用之后管道内油气受温度、浓度、压力等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部分会凝聚转化为液态的油,若不及时排除而积累过多之后会引起管道的堵塞、气流不通畅,油气回收效果欠佳的缺点。通常贯用的方法是管道拆除、清洗、更换,这会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显然是不恰当的,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自动清除管道系统内油气液化后的油液、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用于油气回收管道系统的排油浮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管道系统的排油浮球阀,它包括阀体,其特殊之处是:阀体内还有浮球、密封圈、卡簧;所述阀体内在其内柱面上有一收缩的呈圆台状的孔,在其圆台状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密封圈安装在前述槽内,所述卡簧安装在阀体内柱面上,浮球位于密封圈及卡簧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油气回收管道系统的排油浮球阀,通过油气回收管道内真空与否来自动控制阀门的开启、闭合,闭合可维持管道的真空状态,不影响油气的回收,开启可释放管道内积聚的液态油流回储油罐,确保管道的通畅。本实用新型设计精巧、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球体上浮关闭通道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球体回落打开通道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安装在油站储油罐上方人井内的油气回收管道系统油路关闭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球阀上浮关闭通道的示意图。图中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管道系统的排油浮球阀,它包括:阀体1,阀体内还有浮球2、密封圈3、卡簧4。所述阀体内在其内柱面5上有一收缩的呈圆台状的孔6,在其圆台状表面设有凹槽7,所述密封圈3安装在前述槽7内,所述卡簧4安装在阀体内柱面5上,浮球2位于密封圈3及卡簧4之间。当浮球吸附在密封圈上时,阀关闭,吸附力消失时,浮球回落在卡簧位,阀打开,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布置在系统近储油罐的最低位置,当油气回收管道系统的真空泵工作时,管道内形成负压,其真空吸力将浮球吸附在密封圈上闭合管路通道,当真空泵停止工作时,管道内的负压消失,浮球依赖重力回落在卡簧上,管路通道开启,管道内聚集的油经打开的通道流回储油罐,确保管道的通畅。
图3为图1实施例安装在油站储油罐上方人井内的油气回收管道系统油路排油浮球阀关闭状态示意图。图中:地下储油罐13、地下油气回收管12、排油浮球阀11、油气回收真空泵14、加油机15。排油浮球阀根据油气回收管内的负压自动吸附浮球闭合阀门。当油气回收管道真空泵停止工作时,排油浮球阀开启,管道内积聚的液态油可返回到储油罐中。
上述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顶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顶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2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氩弧焊机及其供气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卧式铣床齿条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