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级药物颗粒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2117.5 | 申请日: | 200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444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尚亮;华云松;王伟;程启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 | 分类号: | B01J2/02;B01J13/04;A61J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纳米 药物 颗粒 临界 二氧化碳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级药物颗粒的二氧化碳喷头。
背景技术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亦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流体。超临界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溶解特性和传质特性。超临界流体对溶液的雾化作用是影响制粒的重要因素,因而该制粒装置的关键部件就是喷头。超临界流体及药物溶液由于射流过程的湍流搅动造成彼此撞击,同时在高压下药物溶液表面张力迅速降低,从而使溶液雾化为细小的液滴。目前,现有设备采用的喷头只能使二氧化碳和药物溶剂平行喷射在高压釜中,彼此间不能形成较好的掺混,从而可能影响二氧化碳与药物溶剂间的传质速率,而导致制得的微粒粒径较大而且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药物颗粒的细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级药物颗粒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头,在通过喷嘴的喷射后可有效的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和药物溶剂的快速混合与相互撞击,析出的药物颗粒更细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级药物颗粒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头,包括连接模块、压帽、锥形喷嘴、压帽橡胶垫圈和喷嘴橡胶垫圈,锥形喷嘴置于连接模块的当中,用于固定锥形喷嘴的压帽置于连接模块和锥形喷嘴之间,锥形喷嘴的中心为一空腔,空腔的正上方有一个药物颗粒通道,侧边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槽道,压帽橡胶垫圈和喷嘴橡胶垫圈,分别放置在压帽和喷嘴上面的环形凹槽中,喷嘴上面的环形凹槽位于中心药物颗粒通道与侧边超临界二氧化碳槽道之间。
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槽道为均匀分布四个螺旋形槽道。
所述连接模块有一锥形缩段,与锥形喷嘴的输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制备纳米级药物颗粒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头,解决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药物颗粒的微粒粒径细化的问题,用本实用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头可使药物的颗粒在相互撞击后析出的药物颗粒达到纳米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制备纳米级药物颗粒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头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制备纳米级药物颗粒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头中喷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制备纳米级药物颗粒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头中喷嘴侧面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用于制备纳米级药物颗粒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头包括连接模块1、压帽5、锥形喷嘴10和两个橡胶垫圈6、8,锥形喷嘴10置于连接模块1的当中,与连接模块1上的锥形缩段3对齐,锥形缩段3下面是出口2,压帽5置于连接模块1和锥形喷嘴10之间,用于固定喷嘴10,如图2、3喷嘴的结构图,喷嘴10的中心为一空腔13,空腔13的正上方有一个药物颗粒通道9,侧边均匀分布四个螺旋形槽道7,走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嘴10上面的环形凹槽12位于喷嘴上面的中心药物颗粒通道9入口与侧边螺旋形槽道7入口之间,两个橡胶垫圈6、8,分别放置在压帽5和喷嘴10上面的环形凹槽12中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和药物颗粒的隔离。
连接模块1,通过模块上的螺纹4,与制粒釜相连,连接模块1侧边上均匀分布三个紧固孔11,插于手柄后旋转连接模块把喷头紧固在制粒釜上,连接模块上的锥形缩段3,加强射流的相互撞击,混合流体及析出的药物通过出口2,流到制粒釜中。
溶液和超临界流体同时从喷头中射出,中间是药物溶液,四周是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流体,存在着射流引射作用,加强了裹入,同时超临界二氧化碳通过螺旋的槽道7喷出后更加速了其与药物溶剂的混合速率,而喷嘴上的锥形缩段3又为喷射混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容易使析出的药物颗粒碎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2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