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粮仓的温湿度测试调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71833.1 | 申请日: | 200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748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陶乐仁;王伟;张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G05D23/20;G05D22/02;G05B19/05;F25B4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粮仓 温湿度 测试 调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调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粮仓的温湿度测试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粮食仓储管理已经从以“量”的储藏为主向以“质、量”储藏为主转变。在降低粮食储藏损耗的途径上,除做好虫、霉、鼠、雀的防治外,更注重保水储粮,改变了储藏粮食水分愈低愈安全的传统做法,在进行通风、冷却时更要注意时机的选择,防止人为脱水,也对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温湿度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粮食的储存保管,对于储粮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具有非常高的要求。粮食在贮藏期间,常会出现粮温反常上升或该降而不降的发热现象。同时粮堆的通风散热和除湿是一个复杂的耦合传热传质过程,目前对冷却与除湿的处理上,技术比较单一,设计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自动化的处理方案,同时对的温度及湿度进行数据采集控制,并通过对其储存过程的传热传质分析,来调节和控制粮仓中的温度及湿度,进而达到延长储存时间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粮仓温湿度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粮仓的温湿度测试调控装置,实现自动调节,保持粮仓内的温湿度平衡,控制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粮仓的温湿度测试调控装置,包括制冷除湿系统和控制系统,制冷除湿系统包括压缩机制冷系统、转轮、后加热器、主离心风机、再生离心分机,控制系统包括位于粮仓内的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可编程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信号输入编程控制器中,编程控制器根据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输出恒温除湿控制信号:制冷系统压缩机运行进行制冷,主离心风机将粮仓内的空气抽出来,经过制冷系统蒸发器中的转轮进行除湿降温处理,然后再经过后加热器加热处理,处理后的风经过再生离心风机回调到粮仓;输出恒湿降温控制信号:制冷系统压缩机运行进行制冷,开启电磁阀,制冷系统蒸发器通过电磁阀将冷气送入连接粮仓的风机盘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粮仓的温湿度测试调控装置,实现粮仓内的温湿度的自动采集分析;可以及时高效的除湿降温,保持粮仓内的温湿度恒定;操作简单可靠。控制软件开发周期短,使用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粮仓的温湿度测试调控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结构示意图,粮仓的温湿度测试调控装置包括制冷除湿系统和控制系统,制冷除湿系统包括压缩机13、翅片式冷凝器6、高压储液器8、干燥过滤器7、电子膨胀阀5、蒸发器3、气液分离器14、风机盘管2、电磁阀4、转轮10、后加热器11、主离心风机9、再生离心分机12,控制系统包括位于粮仓内的湿度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7和可编程控制器,将温度湿度信号反馈到编程控制器中,编程控制器根据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然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制冷除湿系统,是否开机进行除湿降温处理。
制冷处理:当压缩机13开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在翅片式冷凝器6中进行冷却,冷凝后的制冷剂进入高压储液器8,在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干燥过滤器7干燥处理,由电子膨胀阀5节流处理,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3中蒸发吸热,经过气液分离器,最后回到压缩机13完成制冷循环。除湿处理:在蒸发器3中,主离心风机9将粮仓内的空气抽出来,在经过转轮10进行除湿降温处理,然后再经过后加热器11加热处理,使之达到需要的温度,处理后的风经过再生离心风机12回调到粮仓,完成一个处理过程。
控制系统主要完成数据采集分析,传递控制信号,当温度在设定值±1℃时,湿度在±3%以内,压缩机处于停滞状态。在湿度满足条件时,温度高于设定值,开启电磁阀4,打开压缩机13,开启风机盘管2进行降温处理,当温度满足时,湿度大于设定值,开启转轮10,开启压缩机,进行除湿操作,同时打开加热器11,进行恒温处理,使处理后的状态满足设定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1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改变火焰形式的节能燃气灶
- 下一篇:节能环保柴煤两用采暖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