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天窗的分体式玻璃包边总成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70811.3 | 申请日: | 2009-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48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于成岩;王上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B60J10/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美英 |
| 地址: | 325204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窗 体式 玻璃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天窗的分体式玻璃包边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天窗的功能和结构也经历了从单纯美观作用到了集美观、实用为一体的过程。汽车天窗具有如下功能,一是便于通风,遇有车内空气污浊时,换气简单、方便,在车辆行驶中,气流在天窗内部快速流动,在天窗上形成负压将车内污气抽走,不会有大量的灰尘和前车排放污染从侧窗直接进入;二是换气缓和,汽车天窗换气对车内温度变化影响不大,不影响车内空调和暖风机的作用,且能使空调更均匀柔和。
目前,汽车天窗一般由玻璃总成、手动开启机构和框架组成。玻璃总成都可以加工成为带包边(密封条)的产品。包边后的玻璃有更好的密封性,外观良好,且可以降低风噪。现有车用天窗玻璃总成采用的密封条材料为EPDM(三元乙丙橡胶),密封条的结构包括内端的卡夹部和外端的空心密封部,采用的包边方式是将密封条的卡夹部通过粘接剂直接粘接在玻璃板上。这种包边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密封条通过粘接剂与玻璃板连接,会使密封条变硬,因而影响了密封条的性能;(2)密封条的粘接在玻璃板上的形位尺寸很难控制;(3)若密封条不合格需要更换,此时密封条的拆卸很不方便,并且密封条拆离后玻璃板上留下硬化的粘接剂,需费力地清除后才能重新涂粘接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用天窗的分体式玻璃包边总成及其制造方法,它能保证密封条的性能及形位尺寸,并且使密封条拆装方便。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天窗的分体式玻璃包边总成,包括玻璃板、与玻璃板的边缘尺寸匹配并呈矩形圈、且位于玻璃板的边缘内侧的玻璃衬板嵌件、玻璃衬板及密封条,其中,
所述玻璃衬板的外端设有连接槽;
所述玻璃衬板嵌件包括内端具有的与玻璃衬板的连接槽匹配的连接部和外端具有的与所述密封条组装的嵌合部,所述连接部放置在所述玻璃衬板的连接槽中;
所述玻璃衬板嵌件和玻璃衬板的外表面通过粘接材料连接在玻璃板边缘的内侧面上,并且使玻璃衬板嵌件的嵌合部突出玻璃板的边缘;
所述密封条包括内端的卡夹部和外端的空心密封部,所述密封条内端的卡夹部套装在玻璃衬板嵌件的嵌合部上,以使密封条连接在玻璃板的边缘外。
上述的车用天窗的分体式玻璃包边总成,其中,所述玻璃衬板嵌件由发泡后的聚氨酯注塑形成,所述玻璃衬板由钢板冲制而成。
上述的车用天窗的分体式玻璃包边总成,其中,所述粘接材料为聚氨酯胶。
上述的车用天窗的分体式玻璃包边总成,其中,所述密封条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天窗的分体式玻璃包边总成的技术方案,采用将具有连接部的玻璃衬板嵌件通过粘接材料牢固地粘接在玻璃板上,将具有连接槽的玻璃衬板也通过粘接材料牢固地粘接在玻璃板上,而玻璃衬板嵌件和玻璃衬板通过连接槽和连接部连接,再将密封条与玻璃衬板嵌件卡夹,不需要粘接剂而使玻璃板通过玻璃衬板嵌件与密封条连接,既保证了密封条的性能及密封条的形位尺寸,又方便了密封条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天窗的分体式玻璃包边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天窗的分体式玻璃包边总成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天窗的分体式玻璃包边总成100,包括玻璃板1、玻璃衬板嵌件2、玻璃衬板3及密封条4,其中,玻璃衬板嵌件2、玻璃衬板3及密封条4与玻璃板1的边缘尺寸匹配并呈矩形圈,它们分别位于玻璃板1的边缘内侧,
玻璃衬板嵌件2由发泡后的聚氨酯注塑形成的,它包括内端具有的连接部21和外端具有的与密封条4组装的嵌合部22;
玻璃衬板3由钢板冲制而成,它的外端设有与玻璃衬板嵌件2的连接部21匹配的连接槽31;
玻璃衬板嵌件2连接部21放置在玻璃衬板3的连接槽31中;玻璃衬板嵌件2和玻璃衬板3的外表面通过粘接材料5牢固地粘接在玻璃板1边缘的内侧面上,并且使玻璃衬板嵌件2的嵌合部22突出玻璃板1的边缘;粘接材料5为聚氨酯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镁合金式汽车后悬置支架软垫
- 下一篇:一种胶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