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铣床用钻夹头防脱落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70756.8 | 申请日: | 2009-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0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寿震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寿震森 |
| 主分类号: | B23B31/02 | 分类号: | B23B31/02;B23P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3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铣床 夹头 脱落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配套用于钻铣床及其它应用钻夹头机械装置上的钻铣床用钻夹头防脱落结构,可以通过简单加装的一个中心套筒和固定螺钉,使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切削力不会将钻夹头从主轴上拉下来,保证加工的顺利进行。
背景技术:
公知常见的钻铣床固定钻夹头的方式,只是简单地按钻夹头的内锥孔配作一个与之相配的锥柄,依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切削所需动力。但由于钻铣床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其不但用于钻削工作,也承担着铣削的工作,铣刀切削刀具和切削的方式,不但对钻夹头有切线方向的切削阻力,也同时有轴向的向下拉力,因此在切削时,常常会将钻夹头拉出主轴上的锥柄,轻者损坏工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身工伤事故。长期来一直未有针对这一方面缺陷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通过简单加装的一个中心套筒和固定螺钉,使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切削力不会将钻夹头从主轴上拉下来的结构方案,从而彻底解决了防止钻夹头会从钻铣床主轴上拉下来的这一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钻夹头底部钻一个同轴孔,然后配作一个与之相配的小套筒,小套筒的中间有一个可以容纳内六角螺钉的台阶孔;在钻铣床的工作台面上固定一个用卡盘固定的钻头,找正钻头与钻铣床主轴的旋转中心,然后开动钻铣床,在钻铣床主轴锥柄中心钻孔并攻丝;在钻铣床锥柄上装上钻夹头,再装入小套筒,用内六角螺钉固定,这样钻夹头便会与钻铣床主轴紧密连接,不会因铣刀切削力而被拉下脱落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新型是一个有效的防止钻夹头会从钻铣床主轴上拉下来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钻铣床或其它有同样需要的钻夹头固定方式中。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小套筒和内六角螺钉两个零件组成,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图1是钻铣床用钻夹头防脱落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通过加厚钻夹头内锥孔处的底部厚度,而节省了小套筒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序号对应的零件名称:
1.机床主轴 2.钻夹头
3.内六角螺钉 4.小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钻铣床用钻夹头防脱落结构的剖视示意图,由图中可看到,在钻夹头2的底部钻了一个同轴孔,然后配作一个与之相配的小套筒4,小套筒4的中间有一个可以容纳内六角螺钉3的台阶孔;在钻铣床的工作台面上固定一个用卡盘固定的钻头,找正钻头与钻铣床主轴的旋转中心,然后开动钻铣床,在钻铣床主轴1锥柄的中心钻孔并攻丝;在钻铣床锥柄上装上钻夹头2,再装入小套筒4,用内六角螺钉3固定,这样钻夹头2便会与钻铣床主轴1紧密连接,不会因铣刀切削力而被拉下脱落了。
加装小套筒的原因是因为现有的钻夹头内锥孔处的底部厚度有限,因此需要加装一个小套筒来增加此处的强度和内六角螺钉的容纳空间。
在钻夹头生产厂商方面则可以按照这一设计思路,直接加厚钻夹头内锥孔处的底部厚度,再配作台阶孔,使内六角螺钉3可以直接将钻夹头2与钻铣床主轴1锥柄相连接,如图2中所示的那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寿震森,未经寿震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7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两柱液压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定可转位刀片的刀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