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用托辊架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70619.4 | 申请日: | 2009-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046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青浦起重运输设备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39/12 | 分类号: | B65G39/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学雯 |
| 地址: | 20170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输送 机用托辊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上用的双向可调节槽型托辊架。
背景技术
管状带式输送机头、尾部过渡段受力情况是整条输送带受力最复杂的部位,也是影响输送带寿命和决定过渡段托辊空间布置的关键部位。由于不同的输送带性能不同,成槽时的过渡角度不同,离中间支架的高度也就不同,因此设计时很难准确定位。
通常的做法是:分别设计10°、20°、35°、45°、55°、60°过渡托辊组,根据输送带在现场的成槽情况来进行布置调节和安装。由于此时输送带已安装,托辊组在中间架上的移动非常困难,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用托辊架。托辊架可根据设计要求等距地分布于中间架上。由于其可进行角度和高度两个方向的调节,因此托辊组不需要在中间架上的移动,只要将托辊调整到与输送带接触就行,非常简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用托辊架,包括一个用于安装托辊架的支座,所述支座中部设置有一中间托辊,支座两侧对称的设置有两个侧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侧托辊边缘设置有一个用于调整侧托辊轴线与支座夹角的夹角调整机构,所述支座的两端设置有调整支座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
所述夹角调整机构包括一用于支撑侧托辊的托辊支架,所述托辊支架内侧与支座铰接,托辊支架外侧设置有复数个角度调节孔,所述角度调节孔呈扇形排布,所述支座上设置有一与角度调节孔相对应的调节槽,所述角度调节孔的其中之一与调节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将托辊支架外侧固定。
所述角度调节孔为双排扇形布置,每排五个角度调节孔,侧托辊轴线与支座夹角为可调节范围为0°-90°。
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包括一支撑支座两端的高度支撑架,所述高度支撑架上设置有一高度方向可调的螺纹杆,螺纹杆的上端连接在高度支撑架顶部,螺纹杆的下端连接在支座两端,支座两端具有螺纹孔,螺纹杆穿过螺纹孔,当旋转螺纹杆时可带动支座上升或下降。
所述支座上螺纹孔两侧的螺纹杆上设置有紧固螺母。
所述支座高度的可调节范围为0mm-300mm。
当需要调节两个侧托辊的角度时,根据需要将一个侧托辊旋转至相应角度,使调节槽与某个角度调节孔重合,然后用螺栓将调节槽和该角度调节孔固定即可,另一个的侧托辊按照同样方式转动相同角度固定即可。
当需要调节整个托辊架的高度时,同时旋转两根螺纹杆,螺纹杆带动支座上升或者下降,支座达到指定高度后,用紧固螺母将支座与螺纹杆相对高度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辊架高度可调、角度可调,结构简单、使输送带在此段过渡自然,减缓疲劳磨损,减小应力集中,延长寿命。使得整条管带机闭合良好,运行顺畅,没有卡阻现象,减少扭曲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辊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辊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辊架的侧托辊一种夹角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辊架的侧托辊另一种夹角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辊架的支座一种高度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辊架的支座另一种高度状态示意图;
图中:1支座,2中间托辊,3侧托辊,4托辊支架,5角度调节孔,6调节槽,7高度支撑架,8螺纹杆,9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和图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辊架如图所示,包括一个支座1,支座1具有一定的横向长度,支座1上中间部位安装有一个中间托辊2,支座1上中间托辊2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侧托辊3,两个侧托辊3以支座1的中线为中心对称布置。两个侧托辊3安装在在同一水平线上,而侧托辊3与中间托辊2不在一条直线上,呈交错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青浦起重运输设备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青浦起重运输设备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