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析仪气体过滤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0596.7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954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沈晔明;陶文彬;侯慧国;戴光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B01D46/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析 气体 过滤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析仪气体过滤组件。
背景技术
分析仪用于取样分析各类气体成分,然后按需对气体作相应处理。而分析仪采样的气体中难免夹杂细小的灰尘及少量水分,这些杂质经积累最终将导致管路堵塞或分析仪内气体采样泵的泵体内积灰而引起工作异常,从而影响分析仪的准确性,导致气体处理失当;且在管路堵塞或泵体积灰的情况下,故障排除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常在分析仪与气体管路间设有过滤装置以对气体实施过滤,该过滤装置为在一密闭腔室内设置一柱状过滤芯,气体经该柱状过滤芯过滤后由分析仪采样处理,该过滤装置无放水设置,气体中的水分伴随着灰尘粘附于柱状过滤芯上,日长月久管路堵塞,导致分析仪报警,此时即需更换柱状过滤芯,而柱状过滤芯成本较高,由此提高了分析仪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析仪气体过滤组件,利用本过滤组件有效提高了过滤效果,降低了分析仪的维护成本,确保了分析仪的正常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分析仪气体过滤组件包括一端开口的筒体、筒盖、压紧装置、过滤件、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三通管接头、放水管和堵头,所述筒体壁上部和下部分别开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管路连接气体管道,所述出气孔连接所述三通管接头一端,所述放水管一端连接所述三通管接头的另一端并垂直向下,所述堵头设于所述放水管的自由端,所述三通管接头的再一端连接分析仪采样管路,所述筒体外壁下部对称开有两个第一螺孔,所述筒体内壁中部沿圆周方向设有肩部;所述压紧装置包括门形框、螺杆、手柄和两个螺栓,所述门形框的间距与所述筒体外壁匹配,所述门形框中心开有第二螺孔,所述螺杆拧入所述门形框中心的第二螺孔内,所述手柄设于所述螺杆位于门形框外的一端,所述门形框两自由端分别开有通孔,所述两个螺栓分别穿入所述通孔后拧入所述筒体外壁的第一螺孔内;所述筒盖是水平间隔设置的上筒盖和下筒盖,所述上筒盖和下筒盖通过连杆连接,所述上筒盖覆于所述筒体的开口端,所述下筒盖设于所述筒体内腔的肩部,所述下筒盖将筒体内腔分割为两个腔室,所述下筒盖上开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上筒盖与筒体开口端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所述下筒盖与筒体内壁的肩部之间,所述过滤件外形与所述筒体内臂一致并设于所述下筒盖与第二密封圈之间。
进一步,上述过滤件包括纸质过滤片和网状透气片,所述网状透气片位于所述纸质过滤片下部。
进一步,上述下筒盖上开有四个通孔。
为保证上筒盖和下筒盖与筒体的密闭性能,本组件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拧于所述压紧装置的螺杆上并位于所述手柄与门形框之间。
由于本实用新型分析仪气体过滤组件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在一开口的筒体上部和下部分别开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连接气体管道,出气孔连接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一端连接分析仪采样口,另一端垂直向下连接放水管,放水管另一端连接堵头,筒体内腔分别通过上筒盖和下筒盖分割成两个腔室并通过密封圈密封,上筒盖和下筒盖通过压紧装置压紧于筒体上。利用本过滤组件有效提高了过滤效果,降低了分析仪的维护成本,确保了分析仪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析仪气体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析仪气体过滤组件中筒体和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重同心环形廊道复合生物处理池
- 下一篇:可调节且易于拆装的滑动导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