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出成型模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0590.X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240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生;李敏;王华平;李健武;赵万金;王维中;金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D01D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出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出成型模头,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糊状材料的高效均匀挤出成型加工的挤出成型模头。
背景技术
增加纺丝挤出模口上的孔数是增加产能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对于特殊糊状高分子与低分子量的助剂混合物而言,由于其流动性没有熔体或溶液好,依靠传统的单纯增加喷丝孔数,在挤出的过程中会造成物料在模口中的滞留。而这又严重影响所得挤出产物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进而使得后加难以高质量的进行。
目前的公开资料和文献对相关方式及手段论述不多,专利申请200710069976.4公开了一种通过将模头相交部分设计成尖角,来实现聚四氟乙烯糊料的顺利挤出,但这种模头的加工难度大,难以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挤出成型模头,特别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糊状材料的高效率挤出成型加工的挤出成型模头,是提供一种简易可行的挤出模头,使得糊状物的挤出可以顺利进行;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容易实现,且经济效益明显。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糊状材料的高效均匀挤出的问题,弥补了现有技术模头制造难度大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挤出成型模头,模头腔体分为一级导入区、一级模口压缩区、二级导入区、二级模口压缩区和毛细区五个部分,一级导入区是圆柱形,一级模口压缩区是倒圆锥形,倒圆锥形的底部与一级导入区是圆柱形相接,倒圆锥形的一级模口压缩区的锥顶有一挤出孔,倒圆锥形的一级模口压缩区的斜面上排列至少一个挤出孔,所述的挤出孔由二级导入区、二级模口压缩区和毛细区组成,二级导入区是圆柱形小孔,毛细区是圆柱形微孔,二级模口压缩区是连通二级导入区和毛细区的倒圆锥形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其中,如上所述的一种挤出成型模头,考虑到一级导入区为圆柱形,故所述的一级模口压缩区2的斜面上排列的挤出孔是按同心圆等间距分布。这样能确保不同二级导入区的压力一致,挤出过程中分得相同量的物料,实现多孔的均匀挤出。
如上所述的一种挤出成型模头,所述的毛细区5的圆柱形微孔的长径比为4~20∶1。由于糊状物料的分子都是处于受限状态,不易在挤出过程中得到较高的取向度,故而适当延长毛细区的长径比有利于提高挤出产物的取向度。但若长径比过大,则所需挤出压力也增大,反而破坏已形成的稳定结构,导致不连续挤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挤出成型模头,在挤出模头的模口收缩区增设模孔,从上至下依次由一级导入区,一级模口压缩区,二级导入区,二级模口压缩区,毛细区组成,这样的设计能避免模孔间的平台,从而有效消除物料的滞留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挤出成型模头,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简便、有效的优点,较大幅度的提高挤出生产效率,为挤出产物的后加工打下良好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挤出成型模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挤出成型模头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挤出成型模头,是一种适用于糊状材料的高效率挤出成型加工的挤出成型模头,模头腔体分为一级导入区1、一级模口压缩区2、二级导入区3、二级模口压缩区4和毛细区5五个部分,一级导入区1是圆柱形,一级模口压缩区2是倒圆锥形,倒圆锥形的底部与一级导入区1是圆柱形相接,倒圆锥形的一级模口压缩区2的锥顶有一挤出孔,倒圆锥形的一级模口压缩区2的斜面上排列若干挤出孔,所述的挤出孔由二级导入区3、二级模口压缩区4和毛细区5组成,二级导入区3是圆柱形小孔,毛细区5是圆柱形微孔,二级模口压缩区4是连通二级导入区3和毛细区5的倒圆锥形孔。
其中,所述的一级模口压缩区2的斜面上排列的挤出孔是按同心圆分布,所述的毛细区5的圆柱形微孔的长径比为4~20∶1。
如图1和2所示,在挤出模头的一级压缩区的斜面上的同一圆周上,增设八个模孔。
当糊料进入挤出模头后,由于导入区的作用能保持平推流式的流动方式,在压缩区域内,物料在前进的过程当中还被挤压,但由于一级导入区的力的传递作用,使得每个二级导入区都能保证一定量物料的进入。之后物料又经二级压缩区,毛细管的结构整理作用,进一步确保得到结构均匀的细条,从而实现多孔均匀,稳定挤出成型。
一级压缩区的圆锥顶角角度为60~90度,二级压缩区的圆锥顶角角度为30~90度,毛细区的长径比为4~20∶1。
经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挤出成型模头确实解决了糊状材料的高效均匀挤出的问题,弥补了现有技术模头制造难度大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5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