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式水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0368.X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059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程龙;钱辉仁;戴习林;臧维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海水产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0;C02F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 晶 |
地址: | 201415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水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域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可移动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水环境的污染日臻恶化,以至很多水域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如太湖、巢湖、滇池等水域,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治理,但效果不尽人意。
由于水体自身的自净能力有限,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后,在有机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后,水体会发黑发臭。造成水体发黑发臭的因素主要是,有机物含量过高、缺氧,造成生物过滤效率低下。
目前有很多方法用来治理,如种植耐水植物、种植水生植物、适当增氧,这些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地方种植耐水植物、种植水生植物,但植物只吸收无机营养,对有机物不能利用。有的地方通过增氧,促使水的净化,但因水体中缺少生物载体,氧化不够彻底。有的利用了生物净化材料,但增氧的措施又出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移动式水净化装置,具有生物过滤功能、增氧功能、物理过滤功能等多重过滤功能,以保证水质良好。具有污水净化工艺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移动、效果显著等特点。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湖泊、河道、小溪、鱼虾池、粪池等任何需要净化水质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可移动式水净化装置,包括一曝气装置、一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周围设有隔网,箱体内部通过所述隔网与周围的水域连通,所述箱体内部置有生物过滤材料;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一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位于所述箱体下部。
所述曝气装置是污水处理、水产养殖、水质净化中常用的设备,因此不再详述。所述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将空气导入水中,并形成细小的气泡。位于所述箱体下部的曝气管,为水体增加氧气,以便与水域中的生物生存,另一方面为所述箱体内的生物过滤材料提供氧气,以便完成生物过滤。
所述箱体各侧面,以及底面是隔网,所述曝气管位于底面生物过滤材料下方。这样有利于箱体内部的水与周围水域的水产生对流,进行交换。对于生物过滤材料的设计可以参照专利号为:200520039042.2的专利文件。
所述箱体设有使箱体漂浮的浮子。所述浮子可以是可使所述装置漂浮的物体或结果。所述箱体还通过连线连接一使所述箱体下沉的锥子。通过所述浮子和锥子,使所述箱体固定在一定水位和水域。所述箱体的所在的水位可以通过调节连接锥子的所述连线的长度确定。这样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便于移动、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水域。
所述箱体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型、立方型、立方梯型等几何型状。上述设计与所述箱体的具体形状关系不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生物过滤功能、增氧功能、物理过滤功能等多重过滤功能,以保证水质良好。具有污水净化工艺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移动、效果显著等特点。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湖泊、河道、小溪、鱼虾池、粪池等任何需要净化水质的地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可移动式水净化装置,包括一箱体1,箱体1周围设有隔网2。箱体1内部通过隔网2与周围的水域连通。箱体1各侧面以及底面是隔网2。这样有利于箱体内部的水与周围水域的水产生对流,进行交换。箱体1内部置有生物过滤材料,图中没有示出。生物过滤材料可以选用已有的生物过滤材料,因此不再详细描述。对于生物过滤材料的设计可以参照专利号为:200520039042.2的专利文件,不再详述。
还具有一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的曝气管3位于箱体1下部,如曝气管3位于箱体1底面的隔网2下方。曝气管3应该连接曝气装置的气泵(图中未示出)。曝气装置本身是水产养殖、水质净化中常用的设备,因此不再详述。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3,将空气导入水中,并形成细小的气泡。位于箱体1下部的曝气管3,为水体增加氧气,以便与水域中的生物生存,另一方面为箱体1内的生物过滤材料提供氧气,以便完成生物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海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海水产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玄武岩纤维复合筋及玄武岩纤维复合拉索
- 下一篇:一种轿厢电梯警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