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燃油泵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70074.7 | 申请日: | 2009-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28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雅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盈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7/08 | 分类号: | F02M37/08;F04D1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0030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燃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泵,尤其涉及一种电动燃油泵。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燃油泵总成设计,主要由燃油泵,液位传感器组件和法兰组成,其结构简单,功能齐全,能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但这种燃油泵组件有两点不足:一是将压力调节阀安装在油轨上,使压力调节阀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使压力调节阀的膜片性能下降,O型圈的密封性能下降,使系统压力下降,从而降低车辆的使用性能以及发生燃油泄露的危险。二是由于液位传感器长期浸泡在燃油中,由于静电作用燃油中的杂质、微尘吸附到电路板上,从而使油位显示不准,出现漂移,影响车辆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燃油泵,该实用新型电动燃油泵能提高车辆的使用性能,避免车辆燃油泄露的危险,油位显示准确,车子停驶后再启动容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燃油泵,其中,所述燃油泵依次设有外接线束、法兰密封圈、法兰盖组件、油管卡箍、压力调节阀、内部线束、波纹管、两根支杆弹簧、传感器基座、电路板、浮杆座组件、浮杆、支架、底托、燃油泵、油泵防振垫、浮子和滤网。
上述电动燃油泵,其中,所述压力调节阀包括接地圈、压力调节器,阀座和O型圈,所述接地圈与压力调节器外壳体紧密连接;所述接地圈与内部线束负极相接;所述带有O型圈的压力调节器嵌套在阀座内。
上述电动燃油泵,其中,所述带有压力调节阀的阀座安装在法兰盖组件回油口上并通过O型圈密封。
上述电动燃油泵,其中,所述波纹管一端通过油管卡箍固定在法兰盖组件出油口端,另一端与燃油泵出油口相接。
上述电动燃油泵,其中,所述支架两个孔位与法兰盖组件两个支杆配合连接,法兰盖组件两个支杆上各装有支杆弹簧。
上述电动燃油泵,其中,所述浮杆通过浮杆座组件安装在传感器基座上连接,另一端与浮子连接。
上述电动燃油泵,其中,所述带有防震垫的燃油泵安装在底托内。
上述电动燃油泵,其中,所述电路板安装在传感器基座上,并安装在支架上。
上述电动燃油泵,其中,所述滤网安装在燃油泵进油口上。
上述电动燃油泵,其中,所述内部线束通过接头分别与法兰盖组件、压力调节阀、燃油泵及电路板的接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电动燃油泵由于将压力调节阀安装到燃油泵组件上装入油箱,避免了其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性能下降以及漏油的危险。
2、本实用新型电动燃油泵由于总成的法兰在靠近油管卡箍下端处与燃油泵负极连接,使燃油中的杂质,微尘在静电作用下也不能吸附到电路板上,保证油位显示的准确。
3、本实用新型电动燃油泵由于压力调节阀接地圈与燃油泵负极连接消除静电作用,使燃油中的杂质,微尘不能吸附在阀口处,使压力调节阀能保持内部压力,车辆再启动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燃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从另一方向观察本实用新型电动燃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燃油泵,该电动燃油泵依次设有外接线束1、法兰密封圈2、法兰盖组件3、油管卡箍4、压力调节阀5、内部线束6、波纹管7、两根支杆弹簧8、传感器基座9、电路板10、浮杆座组件11、浮杆12、支架13、底托14、燃油泵15、油泵防振垫16、浮子17和滤网18。
所述波纹管7一端通过油管卡箍4固定在法兰盖组件出油口32上,另一端与燃油泵出油口151相接。
所述支架13两个孔位与法兰盖组件3两个支杆(图中未示出)配合连接,法兰盖组件3两个支杆上各装有支杆弹簧8,两根支杆弹簧8支撑燃油泵总成法兰。燃油泵总成法兰在靠近油管卡箍4下端处与燃油泵负极连接,压力调节阀5的接地圈(53)与燃油泵负极连接,让燃油中的杂质,微尘不能在静电作用下分别吸附在电路板10和压力调节阀阀口处,使车辆的油表油位显示准确,再启动更容易。
所述电路板10安装在传感器基座9上,并安装在支架13上,浮杆12通过浮杆座组件11安装在传感器基座9上连接,另一端与浮子17连接;滤网18安装在燃油泵进油口152上。
所述带有防震垫16的燃油泵15安装在底托1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盈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盈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油泵
- 下一篇:电动车电机控制器散热控制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