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电焊机节电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70007.5 | 申请日: | 2009-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348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于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沪工电焊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7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电焊机 节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电电路,尤其涉及一种交流电焊机节电电路。
背景技术
交流电焊机在建筑施工现场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焊接工具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地铁、热力管线、电力隧道及人防等地下暗挖工程使用过程中,由于施工中的主要材料为大量的钢筋拱架、网片及金属管道焊接等工作,每天都有几十台的电焊机同时工作,在电焊工作中,从焊好一道焊缝到焊接下一到焊缝时,经常要做很多辅助的工作。这时的电焊机就处于空载运行状态,电焊机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中仍有空载电流流过,有时工人吃饭或下班都忘记关掉电源。这样,就白白浪费掉许多电能。电焊机的空载时间甚至超过了操作时间,其空载损耗一般约在200W左右。这不仅白白浪费了许多电能,还会降低电网的功率因数,甚至会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交流电焊机节电电路,实现电焊机空载节电电路,只需很低的控制功率,就能控制相当大的电流,不存在触点抖动问题,动作速度极快,在关断时也不会出现电弧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流电焊机节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电源开关、熔断器、电焊机变压器、焊钳,还包括双向晶闸管、焊钳开关,所述双向晶闸管两端分别是阳极和阴极,其中间是控制极,所述阴极与所述熔断器连接,所述阳极分别与所述电焊机变压器、焊钳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极与焊钳开关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阻容吸收电路,其由串联的一电容和一电阻,且所述电容和电阻并联在所述双向晶闸管两端。所述电阻是无感电阻或非线性电阻。
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只要将元器件焊接在接线架上,而无需使用印制电路板,即可成功。只要随手关掉焊钳手柄上的焊钳开关,即可实现断电的节电电路。并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良好的节电效果。其特点是:功耗低、操作方便、动作简捷、灵敏可靠、实用性强。此电路经过使用,取得良好的节电效果。按每天每台焊机节约几度电来计算,几十几台电焊机一年要节约上万度电以上,可为单位节约大量的电力能源,并在大部分电焊机停用时可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交流电焊机节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1、电源开关2、熔断器3、电焊机变压器4、焊钳5,还包括双向晶闸管6、焊钳开关7,所述双向晶闸管两端分别是阳极6A和阴极6B,其中间是控制极6C,所述阴极6B与所述熔断器3连接,所述阳极6A分别与所述电焊机变压器4、焊钳开关7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极6C与焊钳开关7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晶闸管是由两层P型和两层N型半导体交叉迭装而成,在这四层半导体的交界面处形成3个PN结,从一端的P区引出一个阳极,从另一端的N区引出一个阴极,在中间层的P区引出一个控制极。可见,晶闸管是一种四层三端器件,电路中用V表示。当阳极加正向阳极电压,可以理解为一个PNP型和一个NPN型的三极管直接耦合而成的。
当合上电源开关2,接通380V电源,在焊机未焊接前,即当焊钳开关7处于断开状态时,晶闸管6的阳极6A和阴极6B之间只是加上一个正向电压,由于控制极6C未加触发电压,晶闸管6内部有一个PN结处于反相偏置,因此其中只有很小的电流流过,这个电流为正向漏电流。这时,晶闸管6的阳极6A和阴极6B之间表现出很大的内阻,处于阻断(截止)状态,此时晶闸管6无触发信号而不导通。当焊接工作开始时,只要操作人员按下焊钳开关7时,双向晶闸管6经控制极6C和阴极6B加正向电压被触发导通。焊机接通电源即可以进行焊接。当焊接结束时,只要工作人员关掉焊钳开关7,维持元件继续导通的最小电流为维持电流IH。当晶闸管6的正向电流小于这个电流时,晶闸管6将自动关断。
双向晶闸管6由于能承受较大电压,因此安全系数不必过大。在380V交流回路中,一般取600V即可。双向晶闸管6的额定电流以有效值计算,因此元件额定电流的选择只要大于负载电流有效值即可。为安全起见,可取焊机初级最大电流的1.2倍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沪工电焊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沪工电焊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洞室安全防护作业台车
- 下一篇:切割定位圆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