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捻接器的捻接腔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70000.3 | 申请日: | 2009-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326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乐;於国夏;黄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利纺织五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15/00 | 分类号: | D01H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美强 |
| 地址: | 200040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捻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中的空气捻接器,尤其是一种空气捻接器的捻接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空气捻接器的捻接腔,采用形态各异的喷射孔,有斜孔喷射、直孔喷射、及斜孔与直孔同时喷射等多种;加捻孔也有圆形孔、矩形孔等形状;根据捻接的纱线支数及品种不同,选用不同形状的喷射孔及加捻孔;但针对于某些特殊纱线,如粗支纱线、粗绒线、离子布等,现有的空气捻接设备几乎无法完成捻接;即使某些加捻设备可以实现特殊纱线的捻接,但捻接后,纱线的强度和外观大多达不到相关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空气捻接器在捻接特殊纱线方面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空气捻接器的捻接腔,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好的实现特殊纱线的捻接,并且加捻后纱线强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气捻接器的捻接腔,包括进气孔、气囊、喷射气孔、加捻孔;所述的捻接腔各组成部分顺次密闭连通;所述连接气囊与加捻孔的喷射气孔横截面为“中”字形结构;所述的加捻孔为内表面光滑的球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字型喷射气孔中间凹陷部为弧状结构。
在加捻时,高压气流从进气孔进入气囊,气流在气囊内产生局部压力并进入喷射气孔,由于喷射气孔直径较小,气流通过喷射气孔会形成强气流并进入加捻孔;由于“中”字型喷射气孔的凹陷结构和加捻孔的球形结构的作用,在加捻孔中会形成旋转气流,在旋转气流的作用下产生极强的捻合力,纱线在强捻合力作用下实现捻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完成特殊纱线的捻接,纱线捻接处强度较高,可达到高的捻接要求,提高了现有空气捻接器的捻接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气捻接器捻接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气捻接器捻接腔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空气捻接器的捻接腔,包括进气孔1、气囊2、喷射气孔3和加捻孔4,加捻孔4上端密闭;捻接腔各组成部分顺次密闭连通;连接气囊2与加捻孔4之间的喷射气孔3横截面为“中”字形结构;加捻孔4为内表面光滑的球形结构;喷射气孔3和加捻孔4内表面结合处光滑连接。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捻接器捻接腔俯视图,喷射气孔3的横截面为“中”字形结构,喷射气孔3中间凹陷部分为弧状结构
在加捻时,高压气流从进气孔1进入气囊2,气流在气囊2内产生局部压力并进入喷射气孔3,在喷射气孔3形成的强气流最后进入加捻孔4;由于加捻孔4上端密闭,从喷射气孔3进入加捻孔4的气流从中间上升后会沿着加捻孔4的球形侧边向下回旋,并与喷射气孔3喷射出的气流形成旋转气流;放入加捻孔4的纱线接头,在旋转气流产生的捻合力作用下,实现捻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利纺织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利纺织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地毯的手提电织针针头
- 下一篇:螺旋式物料快速自动转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