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容量分列式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9486.9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335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清;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高桥电缆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605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分列式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是一种大容量分列式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1KV以上大容量传输电缆的敷设通常采取图1、图2的结构。如图1所示的大容量传输电缆集中敷设结构,虽然电缆线芯集中,敷设方便,但是各线芯散热条件较差,电缆载流量较低;如图2所示的大容量传输电缆并列敷设结构,电缆各线芯散热条件较好,但线芯敷设较为麻烦,并且由于线芯对称性较差,会导致各相线的载流量不平衡,降低电缆的有效传输能力和供电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容量传输电缆敷设结构散热效果差,电缆载流量低,或者由于线芯对称性差导致各相线载流不平衡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大容量分列式电缆,可以极大的提高电缆各线芯的载流量,提升电缆传输能力和供电品质。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容量分列式电缆,包括相线芯、中性线芯;所述的各相线芯绞合在一起形成缆芯;所述的中性线芯外包裹有接地层;所述的缆芯和包裹有接地层的中性线芯相互分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包裹在中性线芯外的接地层为线状结构,所述线状结构的接地层缠绕在中性线芯外。
进一步的,所述的各相线芯外设置有护套,在包裹中性线芯的接地层外设置有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的护套为齿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缆芯外侧设有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缆芯固定装置为金属丝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通过把电缆的各相线芯绞合在一起形成缆芯,保证了电缆各相线载流量的均衡;把电缆的中性线芯同缆芯分置,极大的提高了相线芯及中性线芯的载流量;接地层包裹在中性线芯外,起到了很好的屏蔽作用;各相线芯和中性线芯外都设置了齿形保护套,增大了电缆的散热面积,提高了电缆的传输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大容量传输电缆的集中敷设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大容量传输电缆的并列敷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分列式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大容量传输电缆的集中敷设结构,该结构包括相线芯1、中性线芯2、接地线芯3和电缆保护套4;由于电缆各相线芯1、中性线芯2和接地线芯3都绞合在一起,所以电缆散热效果差,载流量低。
如图2所示的大容量传输电缆的并列敷设机构,该结构将相线芯1、中性线芯2和接地线芯3并列敷设;这样虽然电缆散热效果好于图1所示结构,但线芯敷设麻烦,并且由于各相线芯对称性较差,会导致不同相线载流量的不均衡,降低电缆传输能力。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分列式电缆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方案中,将各相线芯1绞合在一起形成缆芯;将中性线芯2与缆芯分置;中性线芯2外包裹有接地层6;接地层6可以为铜丝,并缠绕在中性线芯2外侧;各相线芯1和中性线芯2外侧都设置有护套5,护套5为齿形结构;相线芯1绞合成的缆芯外设置有固定装置7,固定装置7可以为金属丝网,通过固定装置7的固定收紧作用,将电缆各相线芯1收紧固定。
各相线芯1绞合在一起,保证了电缆各相线载流量的均衡;将中性线芯2和缆芯的分置,可以极大的提高相线芯1和中性线芯2的载流量;中性线芯2外包裹的接地层6,也起到了很好的屏蔽作用;各相线芯1和中性线芯2外的齿形护套5,增加了电缆的散热面积,提高了电缆的传输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高桥电缆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高桥电缆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94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驱动工具用的套筒
- 下一篇:开孔底电线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