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共交通车辆新颖扭力拉手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9330.0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260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吴贺龙;张锐;马俊;瞿海霞;童星;骆祎岚;邹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孙 健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共交通 车辆 新颖 扭力 拉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颖拉手,尤其涉及一种公共交通车辆新颖扭力拉手。
背景技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出行的频率日益增多,尤其是借助公共交通车辆出行。在城市的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地铁车厢里人满为患,站立的乘客一般只能依赖车厢里提供的横杆以及横杆上的固定拉手来维持身体的平衡。横杆以及横杆上固定的拉手,它基本上可以满足一般身材乘客的需要,但是,许多身材比较矮小的乘客以及小学生们,即不能借助车厢里“高高”的拉手,又不能借助其它之处,在动荡的车厢里难以保持身体平衡;设置过低的固定拉手对于身材比较高大的乘客无疑又不舒服,拉手总是在头面部碰来撞去。
一种公共交通车辆新颖扭力拉手,它可以有效地克服公共交通车辆中普通固定拉手的缺陷。当无人使用时,在扭簧的作用下,新颖拉手翻于横杆之上,一旦使用时,乘客稍为用力拉下即可向下翻转,垂直向下,与人体能够形成一个很好的夹角。新颖拉手使用十分方便,大大地弥补部分了乘客的需要,同时也解决拉手无人使用时给高个人群的不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公共交通车辆中拉手功能单一,以及现有的拉手不能充分满足身材高度有限的乘客需要,弥补了公共交通车辆中单一拉手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公共交通车辆新颖扭力拉手,包括竖杆(1),横杆(2),拉手部分(3),其特征在于,拉手部分(3)包括手柄(4)、扭簧套(5)、扭簧(9),竖杆(1)和横杆(2)连接在一起,扭簧套(5)与横杆(2)用螺丝(6)相连结,手柄(4)连接在扭簧套(5)上,扭簧(9)安置在扭簧套(5)内,扭簧(9)一头通过上定位孔(7)与拉手(3)相连,另一头通过下定位孔(8)与横杆(2)相连。
所述横杆(2)为空心钢制管,竖杆(1)连接横杆(2)和车辆的车厢顶部。
所述拉手部分(3)为钢心芯塑料件。
新颖拉手在扭簧的作用下,上下可以限制160度翻动,乘客可以很方便地拉下,用完松手即可,在扭簧的作用下,拉手自动向上翻于横杆之上。
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车辆新颖扭力拉手,它在扭簧的作用下,无人使用时向上翻着,不会影响他人,有人使用时只要向下拉下即可方便地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拉手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车厢的有限空间,使拉手可以自由地在横杆上下有限地翻动,非常方便身材比较矮小的乘客和一些需要的小朋友使用;
2.新颖拉手由于在扭簧的作用下,无人使用时,它会自动向上翻起,不会影响高个乘客的站立,一种公共交通车辆新颖扭力拉手,它既可以方便使用者,又极大地照顾其他不使用者,小小拉手和谐整个车厢。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全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全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扭簧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公共交通车辆新颖扭力拉手,主要有竖杆1、横杆2、拉手部分3,它们组合成公共车辆车厢中基本配置。
如图2所示,拉手部分3主要有手柄4、扭簧套5组成,扭簧套5与横杆2用螺丝6相连结。
如图3、4所示,新颖拉手扭簧套5里有扭簧9以及扭簧上定位孔7和下定位孔8,主要控制拉手复原。
当新颖扭簧拉手使用者使用时,拉着复原向上的手柄,稍为用力向下一拉,手柄即可随手向下垂直,扭簧的扭力始终保持着,只要使用者用完,手一放松扭力拉手即可复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9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绳直发器
- 下一篇:温控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氮吹联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