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助力器装配缺陷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9281.0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219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士荣;朱荣华;沈传舫;张红伟;邵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16 | 分类号: | G01B2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 嘉 |
地址: | 2018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助力器 装配 缺陷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真空助力器的装配缺陷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助力器是轿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伺服装置,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所产生的真空,在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时,借助真空助力器内两个工作腔的不同压力差所产生的推力,按比例放大制动踏板力,压缩主缸内的制动液产生液压,从而带动制动器对车轮轮毂施加制动力,达到制动的效果。
真空助力器在装配过程中会出现顶杆塞漏装以及弹簧装偏等缺陷,现有的检测方式是通过吸铁石吸顶杆塞和肉眼观察是否有顶杆塞漏状的情况,这种检测方式不仅具有人力成本高、检测速度慢的缺点,而且容易发生漏检,使真空助力器的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准确地检测真空助力器装配缺陷的真空助力器装配缺陷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助力器装配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圆柱套筒、接近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底座包括座体以及与该座体的下表面连接并向下凸出的凸台;在该底座上设有一贯通座体和凸台的中心通孔,在座体上还设有一侧通孔,接近传感器固设在侧通孔内,位移传感器固设在所述座体上;圆柱套筒套设在凸台外。
本实用新型采用接近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对装配缺陷进行检测,与人工检测相比,能够大大提高缺陷检出率。本实用新型还可与工控机和气缸配合使用,便于实现缺陷自动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助力器装配缺陷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助力器装配缺陷检测装置在检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助力器装配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圆柱套筒2、接近传感器3和位移传感器4。底座1包括座体11以及与该座体11的下表面连接并向下凸出的凸台12;在该底座上设有一贯通座体11和凸台12的中心通孔13,在座体上还设有一侧通孔14(见图3)。接近传感器3固设在侧通孔12内,位移传感器4固设在座体11上。较佳的是,侧通孔12为螺纹孔,接近传感器3与该螺纹孔螺纹连接。圆柱套筒2套设在凸台12外。
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助力器装配缺陷检测装置与气缸相连,该真空助力器装配缺陷检测装置还设有一支承座5和三根支承柱6。三根支承柱6的下端设置在座体11的上表面上,上端与支承座5相连。
图2和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助力器装配缺陷检测装置在检测时的示意图。在检测时,圆柱套筒2伸入到真空助力器7的弹簧71内,并与该弹簧71的内壁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套筒2便于更换,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弹簧。该圆柱套筒的材质可选用尼龙。真空助力器7的顶杆塞72从底座1的中心通孔13的下方伸入中心通孔13内,同时,位移传感器4的探头41从底座1的中心通孔13的上方伸入到中心通孔13内,该中心通孔13可设为阶梯通孔。接近传感器3检测真空助力器1的壳体73与该接近传感器3之间的距离L1,当弹簧71装偏时,圆柱套筒2将无法正常伸入到弹簧71内,导致距离L1超过正常值。位移传感器4检测顶杆塞72与该位移传感器4之间的距离L2,当顶杆塞漏状或未正确安装时,会导致检测结果偏差很大。通过将本实用新型的支承座5与气缸相连,同时将本实用新型的接近传感器3和位移传感器4与工控机相连,借助软件,可以实现真空助力器装配缺陷的全自动检测,并能够保存检测数据,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缺陷检出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9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