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9203.0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760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武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2 | 分类号: | F16K1/32;F16K4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薄膜 套筒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
背景技术
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可实现对工艺管路流体介质的自动调节控制,广泛应用于精确控制介质的工艺参数,以使介质的压力、流量、温度或液位等参数保持在给定值。如图1所示,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其主要结构通常包括带有介质进口11和出口12的阀体1、设于阀体1空腔内的阀芯、位于阀芯外的套筒和设于套筒底部的阀座;如图2所示,套筒沿圆周设有五个流量窗口;由于调节阀进出口压差较大,且介质温度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阀芯、阀座、套筒被介质冲击,造成套筒窗口变形,阀芯、阀座密封面损伤,发生内漏现象。
经过分析,造成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损坏的主要原因为:
(1)套筒上有五个流量窗口,在小流量时,阀门入口进入的介质集中冲刷在朝向阀门入口的套筒的五个流量窗口中的三个窗口的不对称点上,也直接冲到阀座上。由于阀门进出口压差较高,对阀内件的冲刷力较大,且介质温度也较高,而套筒的材质为316SST,阀座、阀芯仅在密封面部位堆焊司特立硬质合金,其他部位材料仍为316SST,这样高温高压介质的冲刷对套筒的流量窗口、阀芯、阀座造成了较大损伤,降低了使用寿命。
(2)介质中存在杂质,导致在阀门动作过程中杂质损伤套筒和阀芯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利用本调节阀可克服上述缺陷,避免高压、高温介质冲刷对阀座、套筒和阀芯的损伤,提高了调节阀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费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包括带有介质进口和出口的阀体、设于阀体空腔内的阀芯、位于阀芯外的套筒和位于套筒底部的阀座,所述套筒沿圆周方向均布六个流量窗口,每两个流量窗口之间的下方设有五个蜂窝孔,所述阀芯的上沿口设有杂质环槽。
上述五个蜂窝孔是直径3-4毫米的圆柱蜂孔,所述五个蜂窝孔分别设于以所述流量窗口中心0度、距所述套筒底部5毫米处,以所述流量窗口中心旋转15度、距所述套筒底部10毫米处,以所述流量窗口中心旋转30度、距所述套筒底部6.5毫米和12毫米处,以所述流量窗口中心45度、距所述套筒底部14毫米处。
上述杂质环槽的深度和宽度分别为1毫米。
上述阀芯表面和所述阀座内侧面堆焊司特立硬质合金。
由于本实用新型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在调节阀的套筒上均布开设六个流量窗口,每两个流量窗口之间的下方设有五个蜂窝孔,并在阀芯上沿口设有杂质环槽;利用本调节阀可克服原调节阀的缺陷,避免高压、高温介质冲刷对阀座、套筒和阀芯的损伤,提高了调节阀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原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原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套筒的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套筒流量窗口和蜂窝孔布置的展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气动薄膜套筒单座调节阀,包括带有介质进口11和出口12的阀体1、设于阀体1空腔内的阀芯3、位于阀芯3外的套筒2和位于套筒2底部的阀座4;所述套筒2沿圆周方向均布六个流量窗口21,流量窗口为偶数的套筒避免了介质集中冲刷在原套筒的流量窗口三个不对称点上和阀座上,也有利于介质在套筒中互相冲击而把静压能量消耗掉;同时每两个流量窗口21之间的下方设有五个蜂窝孔22,蜂窝孔有效降低了高压高温介质对套筒和阀座冲刷压力,也有利于降低流体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所述阀芯3的上沿口设有杂质环槽31,杂质环槽的设置使得在调节阀使用过程中的杂质停留在杂质环槽内,从而降低了对阀芯及套筒、阀座的损伤,提高了调节阀的使用寿命。
上述五个蜂窝孔22是直径3-4毫米的圆柱蜂孔,所述五个蜂窝孔22分别设于以所述流量窗口21中心0度、距所述套筒底部23的5毫米处,以所述流量窗口21中心旋转15度、距所述套筒底部23的10毫米处,以所述流量窗口21中心旋转30度、距所述套筒底部23的6.5毫米和12毫米处,以所述流量窗口21中心45度、距所述套筒底部23的14毫米处。
上述杂质环槽31的深度和宽度分别为1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9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波段光源
- 下一篇:一种新型滑块式万向接轴的十字滑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