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厚板轧机压下臼头更换的专用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9201.1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17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卞锡华;樊华斌;沈林华;宋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板 轧机 压下 更换 专用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厚板轧机压下臼头更换的专用工装。
背景技术
中厚板轧机目前是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轧制设备,其机械压下系统用于调整轧制过程中的辊缝。
中厚板轧机压下臼头采用定位螺栓连接在压下丝杠上,当检修中需要更换压下臼头时,检修平台离压下臼头的高度有1.5米,且臼头上没有专用的吊装孔,在拆卸吊装过程中为保证安全,常采用对称的两根全螺纹螺栓将压下臼头定位,拆卸压下臼头的定位螺栓后通过锁紧在全螺纹螺栓上的螺母,将压下臼头慢慢移下。由于压下臼头上没有吊装孔,在下移至一定高度位置时由起重工将压下臼头捆扎后用手拉葫芦移出工作位置。
在整个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通过螺母旋转移下压下臼头至起重可吊装位置,对于检修人员来说工作量很大。在起重捆扎压下臼头时,由于缺少工艺吊装孔,光滑的臼头表面对于起重捆扎存在安全隐患。这样的检修方法给检修人员在拆卸和安装压下臼头过程中造成了不便,其劳动强度大,极大的影响了检修的效率,且在检修作业过程中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厚板轧机压下臼头更换的专用工装,利用本工装能快速、准确、安全移出压下臼头,缩短检修时间,提高检修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厚板轧机压下臼头更换的专用工装包括圆环形托板、三根定位滑杆、三个中空液压千斤顶,所述托板内圈直径与压下臼头底部外圈直径匹配并沿圆周方向设有阶梯形凸块,所述托板平面沿圆周方向均设三个通孔,所述三根定位滑杆一端分别穿入所述托板的三个通孔,所述托板沿所述定位滑杆上下移动,所述三根定位滑杆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分别拧入检修平台的螺孔内,所述三个中空液压千斤顶分别套于所述三根滑杆上并位于所述托板和检修平台之间。
为保证托板沿定位滑杆移动,上述定位滑杆与托板通孔是间隙配合。
进一步,上述托板内圈沿圆周方向可等分设有三段阶梯形凸块。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厚板轧机压下臼头更换的专用工装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制作一内圈与压下臼头底部外圈匹配的圆环形托板,托板内圈沿圆周方向设有阶梯形凸块,三根滑杆穿入托板的通孔内,滑杆另一端拧入检修平台的螺孔内,托板沿滑杆上下移动,三个中空的液压千斤顶分别套设于三根滑杆上;利用本工装能快速、准确、安全移出压下臼头,缩短检修时间,提高检修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厚板轧机压下臼头更换的专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用工装作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厚板轧机压下臼头更换的专用工装包括圆环形托板1、三根定位滑杆3、三个中空液压千斤顶4,所述托板1内圈直径与压下臼头底部外圈直径匹配并沿圆周方向设有阶梯形凸块2,所述托板1平面沿圆周方向均设三个通孔,所述三根定位滑杆3一端分别穿入所述托板1的三个通孔,所述托板1沿所述定位滑杆3上下移动,所述三根定位滑杆3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分别拧入检修平台的螺孔内,所述三个中空液压千斤顶4分别套于所述三根滑杆3上并位于所述托板1和检修平台之间。
为保证托板1沿定位滑杆3移动,上述定位滑杆3与托板1通孔是间隙配合。
进一步,上述托板1内圈沿圆周方向可等分设有三段阶梯形凸块2。
本实用新型中厚板轧机压下臼头更换的专用工装制作一内圈与压下臼头底部外圈匹配的圆环形托板,托板内圈沿圆周方向设有阶梯形凸块,三根滑杆穿入托板的通孔内,滑杆另一端拧入检修平台的螺孔内,托板沿滑杆上下移动,三个中空的液压千斤顶分别套设于三根滑杆上;如图2所示,本工装使用时,启动三个千斤顶4将托板1沿定位滑杆3顶升至压下臼头5下,压下臼头5底部外圈坐落于托板1内圈的阶梯形凸块2上,且凸块2卡住压下臼头5的外圈,保证了作业的安全,然后拆卸压下臼头5的定位螺栓,启动三个千斤顶4缓慢下降,此时托板1托住压下臼头5随千斤顶4的顶杆一起下降,在下降至压下臼头5脱离丝杠到一定距离时,本工装与压下臼头5随检修平台6一起移出,并在轧机机架外实施吊离。同样压下臼头安装的步骤可与上述类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9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控制双开门防护装置
- 下一篇:气缸缸盖的压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