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焦炉炭化室炉墙石墨清除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9175.2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95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陶卫民;曹银平;马寅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3/06 | 分类号: | C10B4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锋;王传林 |
地址: | 20190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炭化 室炉墙 石墨 清除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炉炭化室炉墙石墨清除工具,特别涉及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焦炉炭化室炉墙石墨清除工具。
背景技术
在焦炉日常生产过程中,在炭化室炉墙上会生成一层石墨。当炉墙石墨过厚时,会引起推焦电流过大,甚至造成难推焦事故的发生,进而影响焦炉生产稳定和使用寿命。对炉墙石墨的清除,宝钢分公司炼焦分厂通常采用人工以铲刀清除的方法,即在推焦后从加煤口或炉口用铁制长柄铲刀铲除附着在焦炉炭化室炉墙上的石墨。
上述这种方法完全是由人工以人力的方法铲除石墨,劳动强度很大,并且作业过程中,因用力大小及角度难以控制,易铲坏炉墙,从而造成炉体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焦炉炭化室炉墙石墨清除工具,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取代人力,用铲刀清除炭化室炉墙上附着的石墨,达到降低铲除炉墙石墨作业强度,并避免人力铲坏炉墙现象发生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焦炉炭化室炉墙石墨清除工具,包括:阀芯10、阀体20、阀盖30、压缩空气管40和刀具50,所述阀芯10可在所述阀体20内滑动,所述阀盖30固定在所述阀体20的底部,所述压缩空气管40固定在所述阀体20上,所述刀具50固定在所述阀芯10的头部;所述阀芯10的尾部设有活塞11,所述活塞11与所述阀盖30之间设有压力气腔21,在所述活塞11的上部设有回气腔22;所述阀体20上设有阀体进气孔23,在所述阀芯10上设有阀芯进气孔13和阀芯主气道12,所述阀芯进气孔13、阀芯主气道12和压力气腔21连通;所述压缩空气管40、阀体进气孔23和回气腔22连通;在所述阀芯10上设有放气孔14,所述放气孔14与所述阀芯主气道12的连通。
在所述阀芯10上设有两个凸台15,在所述阀体20的对应部位的设有与所述凸台15相匹配的凹槽。
在所述阀体20的头部环绕所述阀芯10开设有凹坑24。
压缩空气管40为钢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焦炉炭化室炉墙石墨清除工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随着阀芯动作位置不同,压缩空气在阀芯和阀体之间气流途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阀芯的前进后退动作,替代了原始人工用力完成的前进后退动作。(2)阀芯上设有两个凸台与阀体上设有两个凹槽,互相咬合,保证阀芯在前后进动作中动作稳定,而不产生旋转和晃动。(3)阀体头部留有凹坑,改变了压缩空气从阀芯内喷出的方向,促使从阀芯中喷出的压缩空气被引向刀具,对刀具起到冷却作用,从而可以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焦炉炭化室炉墙石墨清除工具,用于清除焦炉炭化室炉墙上的石墨,以压缩空气取代了人力,降低了焦炉作业人员在清除炭化室炉墙石墨时的劳动强度,具有清除石墨效率高,操作简便省力等优点;同时采用压缩空气对刀头进行冷却,可以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进而达到降低备件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焦炉炭化室炉墙石墨清除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焦炉炭化室炉墙石墨清除工具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焦炉炭化室炉墙石墨清除工具的阀芯处于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焦炉炭化室炉墙石墨清除工具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焦炉炭化室炉墙石墨清除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焦炉炭化室炉墙石墨清除工具的A-A向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焦炉炭化室炉墙石墨清除工具包括:阀芯10、阀体20、阀盖30、压缩空气管40和刀具50,所述阀芯10可在所述阀体20内滑动,所述阀盖30固定在所述阀体20的底部,所述压缩空气管40固定在所述阀体20上,所述刀具50固定在所述阀芯10的头部。
阀芯10是连接刀具50的部件,阀芯10头部留有连接孔,与刀具50可采用连接销连接固定。
所述阀芯10的尾部设有活塞11,所述活塞11与所述阀盖30之间设有压力气腔21,在所述活塞11的上部设有回气腔22;所述阀体20上设有阀体进气孔23,在所述阀芯10上设有阀芯进气孔13和阀芯主气道12,所述阀芯进气孔13、阀芯主气道12和压力气腔21连通;所述压缩空气管40、阀体进气孔23和回气腔22连通。
所述阀盖30与所述阀体20螺纹连接,在所述阀盖30内可设置凸台,保证阀体20和阀盖30内的底面之间保持一段距离,形成压力气腔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9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