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20工位传递连续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68685.8 | 申请日: | 2009-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1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沙溪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川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1112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0 传递 连续 模具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调压阀组件中回油管座零件的成型模具,特别是一种20工位传递连续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调压阀组件中的回油管座零件由冲压拉深件回油管座与车制件回油管装配而成,为了降低成本,把回油管座设计成一体的冲压拉深件,产品成型后如图1所示,此产品有多处凸台,且长/径比例值较大,属于深冲类冲压件,根据冲压工艺细分需要二十道工序才可完成,相当于需要占用一中小型车间,二十台冲床,二十副模具,二十个操作人员,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0工位传递连续模具,主要解决现有技术需要二十台冲床、二十副模具、二十个操作人员才能完成回油管座一体冲压拉深工艺,工作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仅一台冲床即可完成此零件的冲压加工,即节约了空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使产品质量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20工位传递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二十道模具组装在一副大模架上呈一字排开,它们步距相等、闭合高度相同、送料线高度统一;上模架和下模架两侧之间分别设有套设在导套内的导柱,各道模具之间设有压料杆;该下模架平行设置二道二次元传送壁,下模架外侧设有位置对应于二次元传送壁的夹料检知器,下模架中轴线位置一侧设置落料片平移爪且在各道模具工位上设有机械手抓;该下模架另一侧设有产品下料口。
所述的20工位传递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十道模具包括一道落料模、九道拉深模、三道整形模、一道切边模、一道折边模、一道液压胀型模、一道空步、两道冲孔模、一道压槽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回油管座设计成一体的冲压拉深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模俯瞰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架,2下模架,3压料杆,4导柱,5导套,6下料口,7落料片平移爪,8二次元传送臂,9夹料检知器,10机械手爪。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20工位传递连续模具。二十道模具组装在一副大模架上呈一字排开,它们步距相等、闭合高度相同、送料线高度统一;二十道模具包括一道落料模、九道拉深模、三道整形模、一道切边模、一道折边模、一道液压胀型模、一道空步、两道冲孔模、一道压槽模。上模架和下模架两侧之间分别设有套设在导套5内的导柱4,各道模具之间设有压料杆3;该下模架2平行设置二道二次元传送壁8,下模架2外侧设有位置对应于二次元传送壁8的夹料检知器9,下模架2中轴线位置一侧设置落料片平移爪7且在各道模具工位上设有机械手抓1;该下模架2另一侧设有产品下料口6。
使用时,冲床停在上死点即曲轴原点为0度时,二次元传送臂8为夹紧状态停留在右侧下料口6位置即二次元传送装置的原点位置,冲床开始运行,当冲床运行至80度位置时,所有工序模具的压料杆3都将各自工序件压住,冲床继续下行至90度时,二次元传送臂8开始打开,冲床下行至115度时二次元传送臂8已完全打开并开始向左侧平移,同时夹料检知器9为释放状态,感应灯断开,冲床下行至180度即为冲床的下死点,完成产品的冲压,二次元传送臂8向左平移至左侧的位置,冲床开始往上运行,冲床运行至230度时二次元传送臂8开始向模具中心合拢,冲床运行至270度时二次元传送臂8呈夹紧状态,同时夹料检知9为接触状态,感应灯接通,此时若机械手爪10没有夹到产品,检知系统即刻发送错误信号至冲床,冲床立即停在运行,以保护模具,需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冲床运行至290度时二次元传送臂8开始向右原点方向平移,落料片平移爪9与之同步将落料片从落料下模移出,同时气动送料机向前送料,冲床运行至360度上死点,即原点,同时二次元传送臂8将所有工序件移至右侧原点,完成一行程工作。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川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川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86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开关集成化结构
- 下一篇:用于PCB板上支撑电气元件的安装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