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节汽车前照灯反射镜倾动用的新型调光螺钉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8489.0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698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钱正刚;陈明敏;杨嵩恺;李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4/04 | 分类号: | F21V14/04;F21V17/12;F21W10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8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汽车 前照灯 反射 倾动 新型 调光 螺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光螺钉,详细地说,涉及一种使汽车前照灯反射镜倾动来调节前照灯灯光的新型调光螺钉。
背景技术
现有的调光螺钉a如图1,其结构是一端形成有螺纹1、另一端安装有直齿圆锥齿轮2,安装在例如如图2所示的汽车的前照灯中,用于将反射镜f可倾斜移动地支承在由灯体t与透镜(未图示)围成的灯室(未图示)内,并用来连接灯体t与反射镜f。
即,上述以往的调光螺钉a穿过灯体b上的孔,通过波形圈c和止退圈d将其固定在灯体t内,使其在灯体t内只能转动,不能轴向移动。调光螺母e卡在反射镜f上,通过螺纹啮合而与调光螺钉a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反射镜f与灯体t连接在一起。
在需对前照灯进行调光时,通过螺丝刀g的旋入或旋出,使其与调光螺钉a上的直齿圆锥齿轮2相啮合,来带动调光螺钉a的转动,继而使调光螺钉a的前端螺纹1与调光螺母e进行相应的旋入旋出。由于调光螺钉a被波形圈c和止退圈d固定在轴向上,故仅能在灯体孔b内转动,迫使调光螺母e进行前后移动,从而使反射镜f以球头支点(与反射镜f上的球窝相配合,未图示)为支撑点,使反射镜f在灯体孔b内上下倾动,达到调光要求。
但是,以往的上述齿轮螺钉a上的齿轮2是一种直齿圆锥齿轮,其齿向上的齿面长度比较长(一般约为4mm左右),在制造该直齿圆锥齿轮时需用400T的冲床,耗能大,而且在实际使用时会出现如下情况:在插入螺丝刀g时,由于操作条件的影响(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前照灯中其他零件的遮档限制了操作部位等)而不易使螺丝刀g的轴线与直齿圆锥齿轮2的轴线正交,往往会倾斜某一角度,众所周知,圆锥齿轮传动的啮合条件比较严格,一旦位置发生偏差,螺丝刀g与调光螺钉a上的直齿圆锥齿轮2的啮合会出现卡轧现象,这样对前照灯的调光效率受到一定影响。这种结构不但制造工艺复杂,而且也影响调光螺钉精密度,在转动螺丝刀g时,被驱动的带直齿圆锥齿轮2的调光螺钉a有时出现“轧死”的现象,影响调光的精密度。
另外,在调光过程中,由于调光螺钉a和调光螺母e之间没有限位,从而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调光螺钉a与调光螺母e在旋出到调光螺钉a的螺纹根部时直接脱出,由于脱出后无法再次装入,因此导致产品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存在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调节汽车前照灯反射镜倾动用的新型调光螺钉:仅用冲压力小的冲床即可制造安装在调光螺钉上的薄型齿盘,且薄型齿盘的齿易与螺丝刀相啮合,无卡轧现象,可提高调光效率和精度,并可防止调光螺钉脱出调光螺母而无法再次装入调光螺母使反射镜在灯体孔内进行上下倾动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汽车前照灯反射镜倾动用的新型调光螺钉,形成有螺纹的螺钉(a)的一端上安装有薄型齿盘(2),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型齿盘由薄板形成且与所述螺钉分体冲压形成,所述薄型齿盘的齿面厚度与所采用的薄板厚度相同,所述薄型齿盘的内孔与所述螺钉的轴颈(a1)配合并通过点焊而安装在所述螺钉的一端上,
形成在所述螺钉另一端上的螺纹沿螺钉形成为前端螺纹(1)和后端螺纹(3),在该前端、后端螺纹中间开设有无螺纹的凹槽部(4)。
另外,最好所述薄形齿盘的齿轮齿数在20~28的范围内。
最好在所述螺钉的与所述薄型齿盘内孔配合的所述轴颈圆周上轧制有网纹。
且在本实用新型中,最好所述薄型齿盘的内孔为多边形内孔,所述轴颈为与该多边形内孔相应配合的多边形轴颈。
并且,所述螺钉的前端、后端螺纹的两螺纹在同一螺旋线上。
而所述螺钉的无螺纹凹槽部长度比落入该凹槽部内的螺母螺纹部长度长0.2-0.5mm。
另外,所述螺钉的前端螺纹为2-5个螺距,螺距P=0.8mm-1.2mm。
此外,所述薄形齿盘以其齿轮(5)方向朝向所述螺钉的螺纹一侧的状态安装在所述轴颈上。
或者,所述薄形齿盘以其齿轮(5)方向朝向所述螺钉的螺纹相反侧的状态安装在所述轴颈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8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厢体的走线通道
- 下一篇:共线型双激光晶体全固态和频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