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阻力惯性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8123.3 | 申请日: | 200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0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 明 |
地址: | 2019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力 惯性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处理工业含尘气体的低阻力惯性除尘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尤其矿山冶金系统的含尘气体中,由于含有大量的坚硬锐利的颗粒粉尘,对布袋除尘器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因此,有时需要采用一些惯性除尘器进行前置除尘,以对含尘气体进行预处理。但是以往的这些惯性预处理除尘器因结构复杂或者设计不尽合理,使得除尘系统阻力大增,因而增加了除尘系统的动力消耗。
此外,在某些含尘气体的封闭循环系统中,为了消除坚硬颗粒对循环风机的影响,也需要在风机前面设置一个预处理除尘器,例如在烧结环冷机的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循环系统中,需要在循环风机前设置前置除尘器,并要求这些除尘器具有低阻力的特点,能够去除一定粒径的大颗粒,以保护后面的风机或设备;同时要求不过多地增加除尘系统的动力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以上情况,设计提供了一种低阻力惯性除尘器,它具有低阻力的特点,解决了需去除一定粒径的大颗粒以及除尘系统的动力消耗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低阻力惯性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为箱型结构,箱体一侧为进风侧,并与进风管相连接,箱体另一侧为出风侧,且与出风管相连接,箱体底部设置箱底梁,箱底梁连接安装漏斗式灰斗,箱体内部装有一排以上斜向安置的挡尘板,挡尘板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进风侧的上部,挡尘板底端连接在箱底梁上。
所述箱体进风侧装有气流分布板。
所述气流分布板安装在箱体与进风管之间。
所述挡尘板呈槽形状。
所述挡尘板呈人字形状。
所述挡尘板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进风侧壁板上。
所述挡尘板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进风侧顶板上。
所述挡尘板与水平面成60°~75°夹角。
所述挡尘板为两排槽形挡尘板,第二排槽形挡尘板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箱顶板上。
所述漏斗式灰斗的倾角为60°~63°。
本实用新型的低阻力惯性除尘器结构简单,除尘器为一个箱型结构,其中装有挡尘板,挡尘板不会积聚粉尘,也无须对挡尘板清灰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低阻力惯性除尘器具有低阻力的特点,能够去除一定粒径的大颗粒,以保护后面的风机或设备。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低阻力惯性除尘器,能保证灰尘顺利下落,还不过多地增加除尘系统的动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阻力惯性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K-K剖视图。
图3是图1除尘器中槽形挡尘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除尘器中人字形挡尘板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阻力惯性除尘器为箱型结构,除尘器箱体4由钢板焊接而成。箱体4一侧为进风侧,并与进风管1相连接;箱体4另一侧为出风侧,且与出风管5相连接。
箱体4底部设置箱底梁6,箱底梁6连接安装漏斗式灰斗7。漏斗式灰斗7的倾角为60°~63°,将灰斗侧板与水平面设置成大约60°夹角,以保证灰尘能顺利下落。
箱体4内部装有一排以上斜向安置的挡尘板3,挡尘板3呈槽形状,为槽形结构(见图3中所示)。挡尘板3或呈人字形状钢结构(见图4中所示)。槽形挡尘板3的槽口宽度A为200~240mm,槽底宽度B为160~200mm,槽深C为40~50mm。槽形挡尘板3的侧边板宽度为40~50mm,并与底板形成60°~75°的外角。
挡尘板3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进风侧的上部,具体地说,挡尘板3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进风侧壁板上。也可以将挡尘板3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进风侧顶板上。挡尘板3底端连接在箱底梁6上,挡尘板底端与挡尘板上端形成了斜向安置。这样的挡尘板结构和安装方式,能使含尘气流在与槽底板碰撞后减速换向,从而使大颗粒更多地下落。
槽形挡尘板3与水平面成60°~75°夹角,也就是使槽形挡尘板3与水平面的夹角保持在60°~75°之间,优选72°~75°夹角。这样,挡尘板不会积聚粉尘,也无须对挡尘板清灰作业。
如图1和图2中所示,箱体4中的挡尘板3为两排槽形挡尘板,两排槽形挡尘板按一定间距安置。两排挡尘板的位置与间隙相互交错,即前排挡尘板的位置与后排挡尘板之间的间隙相对应,使含粉尘气流经受多次与挡尘板的碰撞。第二排槽形挡尘板3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箱顶板上。每两个槽形挡尘板之间的板间距W为0.6~0.8D,两排挡尘板之间的间距H为0.8D,其中D、W、H的大小可以根据含尘气流速度、所要求的除尘效率以及允许阻力损失等因素计算给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8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圆筒混合料机给水装置
- 下一篇:无针胰岛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