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油品氧化炊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67850.8 | 申请日: | 2009-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2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瓷龙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C09D5/10;C09D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72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品 氧化 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能炊具领域,特别应用于对食用油品在高温状况下的抗氧化方面。
背景技术
各种油品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从可食性的角度来分,分为食用油和非食用油两种,它们在高温环境下,均有可能造成严重氧化。
特别是食用油,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但食用油在普通锅中使用时,油在高温下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过氧化物,或通过二聚体形成高聚物,导致油的粘度升高;当食物放入粘度升高的食用油中,将产生大量细小且不易破裂的气泡,并且在此过程中生成有害的环状聚合物。同时油粘度的升高,将大大降低油的导热效率,从而使食物在加工过程中饱含大量的油,使食物有油腻感并大大降低油炸食物的口味,从而使最终油炸的食物不酥脆、口味不鲜美。
如何使目前的炊具,具有降低油品的氧化程度、减缓氧化过程的功能,是一个与广大民众的健康息息相关的重大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油品氧化炊具,用以实现一种高光洁度、高硬度、耐高温,且对油品具有抗氧化功效的炊具。
一种油品抗氧化炊具,它是这样组成的,该炊具包括有:
炊具基材,它是能够与高温油品相接触的烹饪用具;
抗氧化功能层,它是具有油品抗氧化能力的薄层,设置在炊具基材的表面,该功能层具有如下组分,
水分散型纳米级氧化铝 300-500
颜料 80-120
填料 70-140
钛酸钾晶须 50-80
纳米银颗粒 1-200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基三 300-480
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炊具基材,是能够与高温油品相接触的油品抗氧化锅、油品抗氧化勺、油品抗氧化铲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水分散型纳米级氧化铝,其粒度为15-40纳米。
所述的颜料,为钛白粉、氧化铁黑、硅灰粉,以及珠光金粉、珠光银粉或各种色彩颜料调配的色浆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填料,包括二氧化硅晶须、氧化铝晶须、纳米级沉淀硫酸钡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钛酸钾晶须,是四钛酸钾晶须、六钛酸钾晶须、八钛酸钾晶须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纳米银颗粒,是尺度为10-30纳米的纳米级银颗粒。
对应着所述的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或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还可以混合配入甲基三氯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本实用新型所制备的油品抗氧化炊具,具有搪瓷表面的品质,耐燃、耐高温、硬度高、耐候性好,更重要的是,该炊具能够有效地减缓油品的氧化过程,在长时间高温烹饪食用油的情况下,仍旧能够有效地保持油品的品质,对用户的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油品抗氧化炊具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油品抗氧化炒菜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油品抗氧化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油品抗氧化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油品抗氧化铲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油品抗氧化炊具100,它主要包括炊具基材200和抗氧化功能层300两部分。
其中的炊具基材200,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能够与高温油品相接触的烹饪用具。比如常用的各种各样的锅、各种各样的铲子、各种各样的勺子等,这些都是能够与高温油品相接触的炊事用具;当然,这都是举例而非限定。
参图2所示,这儿展示的是油品抗氧化锅110,它的内壁设置有抗氧化功能层300,是抗氧化炊具100的一种实现形式。本实施例中的油品抗氧化锅110,为油品抗氧化炒菜锅111,呈扁平结构,适合日常炒菜用。
参图3所示,这儿展示的也是油品抗氧化锅110,其内壁设置有抗氧化功能层300。本实施例中的油品抗氧化锅110,具体为油品抗氧化炸锅112,呈筒状结构,适合油炸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瓷龙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瓷龙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8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