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套管接箍校准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67004.6 | 申请日: | 200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84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元麟;王琍;陆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G01B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锋;王传林 |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校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油套管接箍进行检验的量具,特别涉及一种对油套管接箍的螺纹中径、密封面内径、台肩深度进行检验的油套管接箍校准规。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田针对各类石油输送管要求的不断提高,高附加值的特殊扣油套管逐渐在获得市场的青睐,但该类产品的精度高,加工难度大。尤其是对于油套管接箍(俗称“母接头”),其螺纹及密封面的检验一直是一大难点和重点,主要是因为其结构复杂。图1为油套管接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油套管接箍主要包括螺纹段101、密封面段102和台肩面103等部位。
图2为油套管接箍与油套管(俗称“公接头”)连接示意图。为了保障油套管接箍与油套管即母接头与公接头在螺纹段101达到规定的过盈量,使得油套管接箍与油套管的密封面段102恰好密封,同时油套管接箍与油套管的台肩面103部位也紧密接触,起辅助密封的作用,如图2所示,需要针对油套管接箍在加工中控制以下几项参数:(1)螺纹中径;(2)密封面内径;(3)台肩面的深度,如何准确的对上述三项进行检测,一直在困扰该类产品生产。
对油套管接箍的测量基本上采用对比测量方式,测量示值仅表示被测值对已知标准值的偏差。现有的油套管螺纹段中径测量方法,最为普通的是中径规测量,其属于标准量具,因油套管是锥螺纹,因此需要一个能够确定螺纹中径的轴向及径向的比较标准。图3为现有的中径规校准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的采用中径规300测量的轴向及径向的比较标准为轴向校准棒301和径向校准棒302,轴向校准棒301和径向校准棒302分别用于校准径向与轴向。在使用上述方法校准中径时,需要用轴向校准棒301和径向校准棒302同时进行校准,不便于操作,校准效率低,且测量基准与校准基准不容易统一,不符合计量学里的“阿贝原则”,理论存在一定的校准误差,且容易受操作技能等因素影响测量精度。
而针对特殊扣油套管接箍的密封面的测量,至今未有统一的标准,虽然三点内径千分尺可以测量,但随着密封面和台肩面尺寸的缩小,三点内径千分尺将会发生干涉,无法直接准确测量。采用比较测量方式,必须再配备一个密封面内径的校准规。此外,对台肩面的深度的测量,也需要相应的校准规。这样使测量、校准的工作量增加,而且给测量、校准管理带来很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套管接箍校准规,能完成对螺纹中径、密封面内径和台肩深度的测量仪器的校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油套管接箍校准规,由上校准环10和下校准板20构成,所述下校准板20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上校准环10的下端;所述上校准环10包括中径校准段11和密封面内径校准段12,所述中径校准段11的内表面为光滑圆锥面,所述密封面内径校准段12的内表面为光滑圆柱面;所述下校准板20上设有台肩面深度校准环21。
在所述中径校准段11上方设有圆柱段13,所述圆柱段13的内表面为圆柱面,所述圆柱段13的内径大于所述中径校准段11的内径最大值。
在所述中径校准段11和密封面内径校准段12之间设置有圆柱段14,所述圆柱段14的内表面为圆柱面,所述圆柱段14的内径大于所述密封面内径校准段12的内径。
所述台肩面深度校准环21的截面形状是圆弧形。
所述中径校准段11的锥度为1∶16。
本实用新型的油套管接箍校准规,使特殊扣油套管接箍通过在一个量具上校准三个测量项目,有助于降低量具的配备量,节约成本,同时使检验人员的操作更为方便、快捷,并能有效的提高校准精度及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油套管接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油套管接箍与油套管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中径规校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油套管接箍校准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油套管接箍校准规对中径规进行校准的示意图;
图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油套管接箍校准规对密封面内径测量规进行校准的示意图;
图7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油套管接箍校准规对台肩面深度尺进行校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