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67003.1 | 申请日: | 200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2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华;段明南;冯长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锋;王传林 |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坯连铸机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连续测试板坯连铸机的整个冶金通道的辊缝值分布规律的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板坯连铸机在冶金通道上的铸辊保持正确的开口度和辊位不仅利于提高铸机作业率,且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铸坯的表面质量。当带液芯的铸坯运行时,辊缝开口度过大易引起铸坯鼓肚,且生成变形应力,当应力超过坯壳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纹;反之,开口度过小又会形成压缩应力,在液-固两相区形成微裂纹,特别在临近凝固末端,还会产生中心裂纹。当对弧偏差过大时,铸坯易扭曲。同时,开口度小或外弧半径偏差大,都会增加拉坯阻力,造成拉矫机打滑以至滞坯而断浇,严重影响生产。因此,开口度和对弧正确与否是板坯连铸机十分重要的工艺要求
此外,板坯连铸机的辊缝异常如辊列排布不合理、辊面磨损严重或铸辊挠度较大等问题,都会对铸坯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对板坯连铸机的整个冶金通道的辊缝值进行测试并及时调整,是控制铸坯质量的关键,而板坯连铸机热态辊缝采用人工测试的可能性极小,几乎无法实现准确测试,因此必须采用一种能忍受铸机恶劣环境且能准确测试辊缝的装置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及时了解板坯连铸机的辊缝状态,以便及时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测试单元,所述测试单元包括上测试滚轮、下测试滚轮、上支撑座、下支撑座、位移传感器、压缩弹簧和外筒,所述上测试滚轮安装在所述上支撑座上,所述下测试滚轮安装在所述下支撑座上,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撑座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于所述位移传感器上,所述外筒与所述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滑动连接;每个所述测试单元与其相邻的测试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还包括橡胶外壳,所述橡胶外壳与所述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上测试滚轮和下测试滚轮位于所述橡胶外壳外。
所述橡胶外壳内填充有保护气体。
所述连接杆包括:外框和位于所述外框内部的左限位杆、右限位杆、顶伸弹簧,所述顶伸弹簧位于左限位杆和右限位杆之间,所述左限位杆和右限位杆的端部分别设有与所述测试单元连接的连接轴。
本实用新型的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使操作人员能及时了解板坯连铸机的辊缝状态与辊面形状,并可及时做相应的调整,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板坯连铸机的辊缝的控制,使铸坯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的A-A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的一个测试单元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的连接杆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测试辊缝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测试辊缝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的A-A向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的一个测试单元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板坯连铸机的辊缝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测试单元10,所述测试单元10包括上测试滚轮11a、下测试滚轮11b、上支撑座12a、下支撑座12b、位移传感器13、压缩弹簧14和外筒15,所述上测试滚轮11a安装在所述上支撑座12a上,所述下测试滚轮11b安装在所述下支撑座12b上,所述位移传感器13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座12a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撑座12b连接,所述压缩弹簧14套于所述位移传感器13上,所述外筒15与所述上支撑座12a和下支撑座12b滑动连接;每个测试单元10与其相邻的测试单元10之间通过连接杆20连接。
所述连接杆2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测试单元10的外筒15上。在相邻的两个测试单元10的上支撑座12a之间和下支撑座12b之间也可设置连接杆20,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式水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燃油分配管中支架板的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