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顶大罩壳转角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6745.2 | 申请日: | 200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53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英;戴滨和;李鹏翔;刘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M5/00 | 分类号: | F23M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顶 罩壳 转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顶大罩壳转角结构,是炉顶垂直围墙框架、炉顶盖板和炉顶圈梁三个组件的结合点,也是一个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节点,属于锅炉炉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炉顶大罩壳是近代大型电站锅炉保温设计发展的一个产物,其目的是对炉顶过热器及其以上部分的设备进行集中保温,从而简化这些设备的保温设计,并且极大的节省了这些设备(集箱、管束、管道等)逐一保温的安装工作量,简化了安装工序,更主要的是对锅炉的日常检修和维护等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炉顶大罩壳由炉顶垂直围墙框架、炉顶盖板和炉顶圈梁等三个组件构成,其顶部转角的结构是上述三个组件的结合点,也是一个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节点。如图1所示,通常炉顶大罩壳顶部转角的炉顶盖板3通过与炉顶圈梁1及其炉顶垂直围墙框架立柱2和连接弯板5进行支撑,从而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典型的转角连接结构。其特点是炉顶圈梁1、炉顶垂直围墙框架立柱2和炉顶盖板3之间通过连接弯板5组成一体,最后用保温材料层4进行整体保温。由于炉顶盖板3不仅需要作为保温的支撑,同时要考虑到整个大罩壳顶部平台在锅炉检修或维护期间需要承受额外的载荷(比如检修工作人员和其他的一些检修设备等),故其形状为矩形波形板,如图所示2。可以看出图中阴影部分不能被保温材料层4有效覆盖,所以形成了热空气的烟气走廊,并将热量传递给了圈梁,最终导致圈梁外壁的严重超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彻底解决炉顶圈梁超温问题的炉顶大罩壳转角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式是提供了一种炉顶大罩壳转角结构,包括垂直围墙框架,在垂直围墙框架的上端设有炉顶盖板,在垂直围墙框架的外侧设有炉顶圈梁,其特征在于,在炉顶盖板的上端设有保温材料层,保温材料层的四周由侧边向下延伸设于垂直围墙框架与炉顶圈梁之间。
保温材料层将炉顶盖板和炉顶圈梁进行了分割,从而有效地阻断了炉顶大罩壳内高温气体对炉顶圈梁的传递,保证了炉顶圈梁不受热量的侵蚀而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同时,载荷的传递通过炉顶垂直围墙框架的立柱来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有效防止了炉顶圈梁超温现象的发生,并且这一结构简单,工地安装方便,降低了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原炉顶大罩壳转角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炉顶大罩壳转角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炉顶大罩壳转角结构的示意图,由炉顶圈梁1、垂直围墙框架2、炉顶盖板3及保温材料层6组成。
在垂直围墙框架2的上端设有炉顶盖板3,在垂直围墙框架2的外侧设有炉顶圈梁1,其特征在于,在炉顶盖板3的上端设有保温材料层6,保温材料层6的四周由侧边向下延伸设于垂直围墙框架2与炉顶圈梁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6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炉体推拉式节能炉
- 下一篇:膨胀节组合式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