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地开关开合电流感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66739.7 | 申请日: | 2009-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90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峰;施文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通开关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16 | 分类号: | H02B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伍堂 |
| 地址: | 201617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 开关 电流 感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接地开关开合电流感应装置。
[技术背景]
随着电力建设的发展,电网在不断地扩大,容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减少输电线路的走廊占地,同塔双回路平行架空高压输电线路日渐增多,在这种输电线路两端的变电站,其进线侧和出线侧使用的高压接地开关,应具有开合感应电流的能力。而且根据GB1985-2004《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附录C中规定:开合电磁耦合其额定感应电流有效值80A,额定感应电压有效值2kV;开合静电耦合其额定感应电流有效值3A,额定感应电压有效值12kV。所以高压接地开关必须有可靠的保护装置来保证安全运行。
在同塔架双回路架空输电线中,当某一线路停电后,由于它与相邻带电线路之间产生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在停电的回路上将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因此属这些线路的接地开关,应能满足以下的运行条件:
一、当停电线路的一端开路,在线路另一端的接地开关分、合操作时,接地开关能开断和关合容性电流,参见附图3中静电感应电流示意图;
二、当停电线路的一端接地,在线路另一端的接地开关分合操作时,接地开关能开断和关合感性电流,参见附图4的电磁感应电流示意图。
而现有的接地开关,在分合闸时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或分开,引起的电弧很容易将动、静触头烧损,使接地开关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接地开关中增设了由引弧杆、弧触头等组成的引弧装置,避免了动触头与静触头的烧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接地开关开合电流感应装置,主要包括导电板、前挡板、后挡板、动触头、静触头,所述导电板左右分别固定后、前挡板,导电板前后分别固定静触头,动触头与静触头为合闸接触,其特征在于:动触头顶部中间焊设一铜钨合金层作为弧触头,一个金属的“n”形支架两只脚分别固定在前、后挡板上部外侧,支架顶部中间设一个引弧杆的绝缘孔套,引弧杆中部位置与接线板焊接为一体,引弧杆的顶端置于支架顶部中间的绝缘孔套内,引弧杆的底端穿过导电板与引弧杆之间所设的绝缘导向套后置于左右两边的静触头中间,接线板与支架之间的引弧杆外套设一弹簧,使引弧杆能上下垂直运动,引弧杆由于受接线板限制,下限停靠在导向套上,保证其底端与动弧触头间的距离,软连接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接线板与导电板上。
所述的动触头对应后挡板的一侧设有绝缘的导向块,导向块主要是起两个作用,一是起绝缘作用避免了动触头与后挡板的接触引弧;二是起缓冲作用避免动触头弹跳所产生的引弧。
所述的软连接采用导电的镀锡的铜编织线编织而成,软连接的主要作用是将引弧杆上的电流通过导电的软连接流向导电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主要由引弧杆和铜钨合金制成的弧触头所形成的引弧装置,避免了动触头与静触头分合闸时的烧损,延长了接地开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前挡板以下部位的A向局部示意图,其中a表示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距离,b表示弧触头与引弧杆之间的距离。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同塔架双回路架空电线的静电感应电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同塔架双回路架空电线的电磁感应电流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2,1为支架;2为弹簧;3为导向套,采用绝缘材料,保证引弧杆纵向运动;4为后挡板;5为引弧杆;51为接线板;6为弧触头;7为静触头,竹排状三个为一边,导电板前后各固定一排;8为导向块,采用绝缘材质;9为动触头;10为软连接;11为导电板;12为前挡板;
参见图3和图4,13为带电线路;14为不带电线路。
指定图1为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对于本专业技术领域的人来说还是比较清楚的。
当接地开关合闸时,在电动机构的作用下,动触头9从水平方向向上旋转90°,使动触头9上的绝缘的导向块8接触后挡板4时,动触头9从先前的旋转运动转变为上升运动,这时,由于动触头9与两边竹排状的静触头7之间的距离a大于弧触头6与引弧杆5之间的距离b,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电弧首先在弧触头6与引弧杆5之间燃烧,随着动触头9的继续上升,弧触头6先与引弧杆5接触,感应电流便通过引弧杆5上的软连接10,流向导电板11,此时电弧熄灭,由于动、静触头的合闸接触,滞后于弧触头6与引弧杆5的接触,避免了动、静触头的烧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通开关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通开关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67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