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鞋底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66725.5 | 申请日: | 2009-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01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宗;刘仁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贝(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3/30 | 分类号: | A43B3/30;A43B7/06;A43B7/32;A43B13/22;A43B13/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创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 云;曹立维 |
| 地址: | 200021上海市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鞋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幼儿鞋,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幼儿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幼儿鞋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样式好看,同时对鞋子的舒适度,以及是否有利于幼儿足部保护、幼儿鞋本身的透气性等问题也投入了很大的关注度。现在的幼儿制鞋工艺简单,鞋内无法形成良好的空气循环,容易造成鞋内潮湿,从而滋生细菌、造成幼儿足部不适;且很多鞋子底部结构较硬,行走时足部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不利于幼儿足部的发育,形成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幼儿鞋底结构,该鞋底结构透气性好且能够有效缓解行走时地面对足部的冲击力,帮助形成正确的行走姿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鞋底结构,包括一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后部设有若干格栅,所述格栅的高度从鞋底本体中部到脚跟部逐渐增大,所述格栅与鞋底本体之间形成若干空气导流沟槽。
其中,所述鞋底本体侧壁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鞋底本体的前1/3部分的硬度小于鞋底本体后2/3部分的硬度;所述鞋底本体与地面接触的底部设有防滑沟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鞋底后部的格栅与鞋底本体之间形成空气导流沟槽,鞋内的空气可以循环对流,同时鞋底本体侧壁上的通气孔设置,达到鞋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鞋内可长期保持干爽;
2.鞋底前部硬度较小,对脚掌前部达到缓冲压力的作用及辅助脚部行走时脚掌前端弯曲的脚掌生理特性,而后部的空气导流沟槽同时在鞋子后部形成一缓冲,穿着行走时,地面对足部的冲击力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3.鞋底前1/3部分柔软设计,防止幼儿跌倒,后2/3部分强化设计,符合人行走时的人体工学,能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行走姿势。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内底结构示意图。
图2为鞋底结构外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包括一鞋底本体1,该鞋底本体1的后部设有若干格栅2,格栅2的高度从鞋底本体1中部到脚跟部逐渐增大,格栅2与鞋底本体1之间形成若干空气导流沟槽3。其中,在鞋底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通气孔4;鞋底本体1的前1/3部分的硬度小于鞋底本体后2/3部分的硬度;鞋底本体1与地面接触的底部设有防滑沟槽5。
采用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的鞋子,当穿着行走时,脚对鞋底产生压力,鞋底收到挤压,其后部的空气在空气导流沟槽3中循环对流,同时还通过侧壁上的通气孔4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在两种空气运动的作用下,保持鞋内长期干爽。行走时,地面对脚后跟的冲击力较大,而鞋底后部的空气导流沟槽3形成空气气垫,可有效缓解地面对脚后跟的冲击力,地面对脚掌前部的冲击力较小,鞋底前部较为柔软,足以达到缓解地面对脚掌前部的冲击力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贝(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康贝(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67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轴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羽翼型滑台单轴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