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66674.6 | 申请日: | 2009-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49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涛;周春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H01R4/48;H01R9/24;H01R13/635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新华 |
| 地址: | 20023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照明用电子镇流器或LED电源中使用的线对板电连接器,这种电连 接器一般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通常,通过该连接器来实现电线与印刷电 路板的连通。其中,电线与电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主要涉及到多功能机器自 动插线以及人工插线两种方式,相应地,电线和电连接器进行连通的过程 中,电线通常采用刺破式连接方式(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tact, 以下简称IDC连接方式)或剥皮插入连接方式与线对板电连接器中的金属 端子进行连接。然而,在上述剥皮插入的连接方式中,插接到电连接器中 的电线一般很难从线对板电连接器中释放出来,因此,即便在返工作业中, 电线和电连接器中的金属端子也很难分离。
因此,如何能够设计一种同时具备IDC连接方式,剥线插入连接方式 以及电线释放功能的线对板用电连接器,能够应用在照明用电子镇流器或 LED电源中,既能实现电线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线对板的电连接,又能在需 要时及时地将电线从金属端子中释放,将是业界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 有技术中的缺陷和问题的至少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同时具备 IDC连接方式,剥线插入连接方式及电线释放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能够方便 地实现电线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连接,操作简单,装配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 需要任意选择IDC连接方式和剥线插入连接方式中的一种连接方式,实现 电线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中,剥线插入连接 方式中,通过电连接器上的工艺孔,可以方便地将电线从电连接器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嵌设于壳体中 的金属端子;具有刺破结构的第一连接部,其中,刺破结构在电线接入第 一连接部时刺破该电线的绝缘皮以使该电线的裸线部分与金属端子形成 电接触;用于插接电线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包括:插线孔和用于压 接电线的金属弹片,当电线插入插线孔中时,电线的裸线部分与金属端子 接触形成电连接;和工艺孔,工艺孔与第二连接部相通,用于插入工具将 金属弹片下压以便于取出该电线;其中,该电线可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连 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两者之一中。
其中,第一连接部为金属端子顶端的两个刃结构,以及由两个刃结构 的底部形成的U形容线槽。
具体地,工艺孔设置成一个通孔,形成于插线孔的下方,其中,当需 要拔出该电线时,工具能够从该工艺孔中伸入并在金属弹片上施加一个向 下的压力使金属弹片变形,从而便于从插线孔中释放该电线。
根据具体实施例,金属端子上开设有接触孔,第二连接部中的金属弹 片51一端设置成用于将该电线的裸线部分压接在金属端子的接触孔中以 形成电连接的可变形的弹片端,另一端固定嵌于壳体中。
进一步地,插线孔形成于壳体上;而壳体上还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部相 对应的插线开口。
进一步地,壳体进一步包括后壳体部分以及与后壳体部分可拆卸地组 装的前壳体部分,其中,插线开口设于后壳体部分上,插线孔设于前壳体 部分上。
具体地,前壳体部分与后壳体部分通过卡扣结构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金属端子为多个,彼此独立且相互平行地嵌于壳体中,同 时,工艺孔的数量与金属端子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机构为圆柱以及接收所述圆柱的孔槽,其中,所 述圆柱和所述孔槽之间进行硬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6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