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闹钟枕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6464.7 | 申请日: | 200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60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铭;吴鹏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 伴 |
地址: | 20131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闹钟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闹钟枕头,该闹钟枕头具有提醒人们定时起床且的功能。
背景技术
普遍的,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在城市里,很多人晚上都下班比较晚,而第二天早上还要早起挤公交车上班,稍微睡过头,就会造成上班迟到,所以为了防止迟到,现在很多人都在使用闹钟,提醒自己及时起床。
现有的闹钟主要是采用响铃或者音乐铃声的方式,这是方式提醒效果好,但是很容易把周围的人吵醒,而影响他们的睡眠。
为此本申请人希望设计一种具有提醒人们定时起床且不会干扰旁人休息的闹钟枕头。
经过对专利文献的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1042341Y公开了一种闹钟枕头,由钟表、无线电信号发射器、无线电信号接收器和振动器组成,钟表与无线电信号发射器连接;无线电信号接收器和振动器电连接并设置在枕头内部。该闹钟枕头采用将振动器设置在枕头内部,在振动提醒的同时不会影响到别人,通过给头部轻微的按摩作用使人更容易清醒。但是其缺点在于:钟表与振动器之间采用无线连接方式,成本高,不利于生产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生产和推广的闹钟枕头,该闹钟枕头以振动的方式提醒人们定时起床,不会影响到别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闹钟枕头,它包括一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内设置有一振动装置,所述枕头的外部设置一具有LED显示屏的定时器,所述定时器通过电线与所述振动装置连接,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有不锈钢皮壳体、设置在所述不锈钢皮壳体内的振动器和电源,所述振动器紧贴不锈钢皮壳体。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定时器上设置有吸盘,便于将定时器固定在床架上或其他地方。
所述振动器共有六个,均为薄形直流振动器,六个振动器平行布设在所述不锈钢皮壳体内,且相邻振动器之间的距离相等或基本相等。这样在增大振动区域的同时,并不会增加整个壳体的厚度,从而不会影响到枕头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闹钟枕头采用振动的方式提醒人们定时起床,不会影响到别人的睡眠,而且选用薄形直流振动器所产生的高频振动还具有按摩作用,是人们从早上意识模糊的状态下清醒过来。
本实用新型的定时器与振动器之间采用电线连接方式,成本低,便于生产和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及壳体内部的振动器和电源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壳盖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定时器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定时器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闹钟枕头,它包括枕头100,枕头100内放置有一振动装置200,该振动装置200的长为35cm-50cm,宽为25cm-35cm,厚度为2cm-3.5cm,该振动装置200通过电线300与枕头100外部的定时器400连接。
参见图2、3,该振动装置200包括一壳体210,该壳体210选用不锈钢皮制成,壳体210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弧形,壳体210的下部放置有电池230,壳体210的上部开有槽,用来放置振动器220,振动器220均为薄形直流振动器(如手机振动器),槽的长度和宽度略小于振动器220,用力将振动器220摁入该槽内,使振动器220紧贴壳体210,便于振动器220产生的振动能够传递出来。
在此较佳实施例中,振动器220一共有六个,六个振动器平行布设,且相邻振动器之间的距离相等或基本相等。这样既可以在增大振动区域的同时,又不会影响整个壳体的厚度,从而不会影响到枕头的舒适度。
壳体210上该有壳盖211(如图4所示)。
参见图5,定时器400具有LED显示屏410,这样能很清晰、直观的显示出时间。
参见图6,定时器400的后面安装有一吸盘420,便于将定时器固定在床架上或其他地方,不需要起床时到处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未经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6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