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缆线牵引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65908.5 | 申请日: | 200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8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鹏 |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H02G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缆线 牵引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缆线敷设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缆、电缆穿管的缆线牵引机。
背景技术
在光缆或电缆敷设施工中,需要将缆线穿过地下管道。目前,缆线穿管都是采用人工方式,由多人先将专用塑料棒(塑过)从管道的一端穿到另一端,固定缆线后再拉回将缆线穿过管道。人工穿管作业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专门用于缆线穿管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缆线穿管人工作业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的缆线牵引机。
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缆线牵引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电动力减速装置、传动机构、输送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输送机构由相隔一定距离、转动方向相反的上、下压轮组成,并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减速装置连接,动力减速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输送机构为三组并排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缆线牵引机,其输送机构可以替代人工自动输送和牵引塑料棒(塑过)穿过地下预埋管道,实现缆线穿管敷设的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每小时可穿管敷设10至30公里,工人只需操作控制装置,劳动强度大大减轻。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缆线牵引机包括机架3,机架3上设有动力减速装置、传动机构、输送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输送机构为三组并排设置,每组输送机构由相隔一定距离、转动方向相反的上、下压轮4、13组成,上、下压轮4、13分别装在上、下转轴5、6上;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7,传动轴7通过链条8与减速箱10的输出轴9连接,还通过链条18和齿轮19分别与上、下转轴5、6连接,上转轴5之间通过链条16连接,下转轴6之间通过链条17连接,动力减速机构包括电机12和减速箱,10减速箱10和电机12之间用联轴器11连接;控制装置包括操作按钮2和接线端子1,操作按钮2通过接线端子1与电机12连接,机架3底部设有轮子14。
工作原理:
缆线穿管敷设施工时,将塑料棒(塑过)15夹在上、下压轮4、13之间,启动操作按钮2中的正向按钮,动力减速装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输送机构的上、下压轮4、13相对正向转动,将夹在它们之间的塑料棒(塑过)15向前输送穿过地下管道,待线缆固定在塑料棒(塑过)上后,再启动操作按钮2中的反向按钮,电机12反转,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输送机构的上、下压轮4、13反向转动,将塑料棒(塑过)15拉回,同时将缆线从管道中拉出来,完成穿管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鹏,未经刘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5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电动脱水装置的拖把桶
- 下一篇:红光和红外光一体的脉搏血氧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