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缝间隙可调的双辊铸轧机铸轧辊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5784.0 | 申请日: | 200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2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罗崇富;唐华丰;陈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九一连续铸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潘桂英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隙 可调 双辊铸 轧机 轧辊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辊铸轧机,特别是一种辊缝间隙可以调节的双辊铸轧机铸轧辊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辊铸轧机铸轧辊机组如附图1所示,它包括一块底板4,在底板4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轴承座2,轴承座2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4上,在两个固定的轴承座2的轴承孔内设有一根铸轧辊1。在底板4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移动轴承座6,移动轴承座6上设有四个条形限位孔8,每个条形限位孔8内设有一个带螺纹头的限位销钉7,通过限位螺钉7将移动轴承座6固定在底板4上,移动轴承座6可以沿着限位销钉7往复移动,在两个移动轴承座6的轴承孔内设有一根铸轧辊5,这样,铸轧辊5也可以随着移动轴承座6往复移动。
现有的移动轴承座6和轴承孔内的铸轧辊5在外力P的作用下一起向前移动,铸轧辊5和另一根铸轧辊1靠在一起,当要轧制不同厚度的薄带钢板时,需要在两个铸轧辊1、5之间放置一块同等厚度的钢板。
在薄带钢板的轧制过程中,钢水在溶池中与铸轧辊1、5表面接触,钢水在铸轧辊1、5表面的结晶厚度受溶池内钢水液面高度、铸轧辊1、5的旋转速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晶厚度不一样。结晶厚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轧制力的变化,轧制力的变化将影响铸轧辊1、5之间辊缝间隙的变化,而铸轧辊1、5之间辊缝间隙的变化将影响铸轧出的薄带钢板厚度变化,影响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当结晶厚度变薄时,由于铸轧辊1、5之间没有预设间隙,轧制出的薄带钢板厚度就会变薄,达不到产品的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辊缝间隙可调的双辊铸轧机铸轧辊机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辊缝间隙可调的双辊铸轧机铸轧辊机组,它包括一块底板,在底板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轴承座,轴承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上,在两个固定的轴承座的轴承孔内设有一根铸轧辊。在底板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移动轴承座,移动轴承座上设有四个条形限位孔,每个条形限位孔内设有一个带螺纹头的限位销钉,通过限位螺钉将移动轴承座固定在底板上,移动轴承座可以沿着限位销钉往复移动,在两个移动轴承座的轴承孔内设有一根铸轧辊,这样,铸轧辊也可以随着移动轴承座往复移动。在轴承座和移动轴承座之间,分别设有一块调节块,调节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上。
在轧制薄带钢板时,根据所轧制的薄带钢板的厚度,通过设在轴承座和移动轴承座之间的调节块来调整两根铸轧辊之间的间隙宽度,控制薄带钢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在轧制薄带钢板,可以根据所轧制的薄带钢板的厚度来调整两根铸轧辊之间的间隙宽度,确保了产品质量。
2、调整两根铸轧辊之间的间隙宽度是根据设在轴承座和移动轴承座之间的调节块的宽度来确定的,更换调节块非常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的双辊铸轧机铸轧辊机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辊缝间隙可调的双辊铸轧机铸轧辊机组结构示意图,图中h为辊缝间隙,P为外力。
附图3为附图2的俯视图。
附图4为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辊缝间隙可调的双辊铸轧机铸轧辊机组,它包括一块底板4,在底板4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轴承座2,轴承座2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4上,在两个固定的轴承座2的轴承孔内设有一根铸轧辊1。在底板4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移动轴承座6,移动轴承座6上设有四个条形限位孔8,每个条形限位孔8内设有一个带螺纹头的限位销钉7,通过限位螺钉7将移动轴承座6固定在底板4上,移动轴承座6可以沿着限位销钉7往复移动,在两个移动轴承座6的轴承孔内设有一根铸轧辊5,这样,铸轧辊5也可以随着移动轴承座6往复移动。在轴承座2和移动轴承座6之间,分别设有一块调节块3,调节块3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九一连续铸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九一连续铸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5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