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动油盆径向轴承润滑油的进油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65622.7 | 申请日: | 2009-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2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华祚成;朱钢;贺政伟;李俊雄;雷林涛;夏彬;张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N1/00 | 分类号: | F16N1/00;F16C3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95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径向 轴承 润滑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水轮机转动油盆径向轴承润滑,特别是与径向轴承润滑油的进油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立式水轮机转动油盆径向轴承润滑油的进油结构普遍采用在浸入转动油盆的轴承体下部设置四个均匀分布的直通孔,直通孔与轴瓦的导油槽相连,并利用润滑油自重形成的静压力将油通过直通孔及导油槽送到瓦面,但这种润滑油进油结构因设备主轴与转动油盆连成一体,当设备运行时,浸入转动油盆的轴承体固定不动,转动油盆随着主轴旋转,油盆中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向外的旋流,而造成润滑油静压力下降,使得设备运行过程中进入到瓦面的润滑油量减少,极易造成轴瓦局部温升高,甚至会烧瓦停机。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立式水轮机转动油盆径向轴承润滑油进油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转动油盆径向轴承润滑油进油结构,该进油结构简单,能有效增加润滑油的进油量,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径向轴承始终得到润滑油的充分冷却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水轮机转动油盆径向轴承润滑油的进油结构,包括径向轴承体、转动油盆、进油孔、半圆封板,在所述径向轴承体下部进油孔的小圆直通孔与固定孔深的大圆孔沿主轴旋转方向相内切,小圆孔与径向轴承导油槽相通,进油孔口两孔相切的一边用半圆封板焊封。
所述的大圆孔直径是小圆孔直径两倍,孔深为25mm。
所述的半圆封板有梯形折边,半径大于大圆孔,梯形折边高出进油孔口面。
采用本发明,当设备运行时,转动油盆随着主轴旋转,油盆中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有一定旋转速度能量和主轴旋转方向相同的旋流,润滑油旋流在受到径向轴承体下部进油孔半圆封板梯形折边的阻挡后,润滑油就会借助旋转速度能量不断的进入进油孔大圆孔内,经小圆孔和轴承导油槽至轴瓦面,如此循环往复,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径向轴承始终得到润滑油的充分冷却润滑。该结构简单、新颖,构思巧妙,可增加转动油盆径向轴承润滑油的进油量。可适用于立式水轮机各型号系列的转动油盆径向轴承润滑油的进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CJA475-L-140水轮机的径向轴承剖面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进油孔的横向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转动油盆径向轴承润滑油的进油结构包括径向轴承体1、转动油盆2、小圆孔3、半圆封板4、大圆孔5,在所述径向轴承体1下部进油孔6的小圆直通孔3与孔深25mm的大圆孔5沿主轴旋转方向相内切,大圆孔5直径是小圆孔3直径两倍,小圆孔与径向轴承导油槽相通,进油孔口两孔相切的一边用半径大于大圆孔5的半圆封板4焊封。
其结构和尺寸参数如下:
半圆封板:半径为R18mm, 厚度3mm。
小圆孔: 直径为Φ17mm。
大圆孔: 直径为Φ34mm、深25mm。
采用本发明,首先加工径向轴承体1下部四个对称分布的进油孔6,然后用半圆封板4将大小圆孔孔口相切的一边焊封,再将半圆封板4的梯形边向外折高于进油孔口面2mm。当设备运行时,转动油盆2随着主轴旋转,油盆中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有一定旋转速度能量和主轴旋转方向相同的旋流,润滑油旋流在受到径向轴承体下部进油孔半圆封板4梯形折边的阻挡后,润滑油就会借助旋转速度能量不断的进入进油孔大圆孔5内,经小圆孔3和轴承导油槽至轴瓦面,如此循环往复,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径向轴承始终得到润滑油的充分冷却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5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冷凝水水管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直立式可拆装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