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厢用LED照明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65563.3 | 申请日: | 2009-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2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颖;李骏;傅成骏;高春宏;钟碧奕;陈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23/00;H05B37/00;F21Y101/02;F21W101/0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 地址: | 41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led 照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厢用LED(发光二级管)照明系统,尤其是用于在包含动车组、干线铁路客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轨道交通车辆客室车厢内。
背景技术
LED照明系统应用于车厢照明,目前正处于起步和初步应用阶段。
特别在目前运营的列车中,LED照明系统主要包括供电电源和LED照明灯具,各LED照明灯具相互并联接入系统。其中LED照明灯具主要由驱动电源、PCB板、LED芯片组成,其驱动电源装在LED灯具内部。在我国深圳2号线、深圳3号线地铁车辆等最先应用LED照明系统的项目中都使用了这种典型、普遍的LED灯具产品方案(即,内部由三部分组成)。在实用新型专利200820037399.0说明书中也公开了这种思路。而灯具被并联之后供电的系统方案,也在世界范围轨道交通车辆上普遍使用。
在这样的系统工作过程中,由于LED灯具内空间狭小,其驱动电源的发热增加了LED灯具内部环境的温升,而环境的温升又会减少LED芯片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整个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外,采用这种灯具的LED照明系统,由于每个灯具内部都装有单独的驱动电源,从而在整个系统中驱动电源数量较多,这样不仅影响整个照明系统的效率,也容易发生故障,不便于后期维护。
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驱动电源的可选类型,其中一类是恒流电源,并且是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厢用LED照明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所述LED灯具内部环境的温升较小,从而减少由于LED灯具内部环境的温升对LED芯片使用寿命的影响,提高整个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现有车厢用LED照明系统中的LED灯具进行改进,将其驱动电源装在LED灯具外面。
在现有的车厢用LED照明系统中,由于LED灯具内空间狭小,其驱动电源的发热增加了LED灯具内部环境的温升,而环境的温升又会减少LED芯片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整个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厢用LED照明系统,由于将驱动电源设置在LED灯具的外面,不会由于LED灯具驱动电源的发热而引起LED灯具内部环境的温升,从而延长LED芯片的使用寿命,提高整个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LED照明系统中,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串联LED灯具,其与同一驱动电源相串联后,再与供电电源相连。这样可以减少系统中驱动电源的数量,从而提高系统效率和稳定性,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LED照明系统可以包括两条以上的并联支路,每条支路中可包括两个以上的串联LED灯具和同一驱动电源,从而使整个照明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LED灯具的驱动电源为恒流源,这样使LED灯具工作更稳定。
所述恒流源输出电流可进行数字式调节,便于对其输出电流进行准确调节。
所述恒流源输出电流为2至3安培,可使车厢内LED照明系统供电电路电缆线径较小。
灯具3内LED芯片为3个基本LED芯片串联时,可使灯具3的端电压为DC10V-11V,这样可满足通常规格一个照明灯具的功率要求,而且由于每个灯具两端的端电压为DC10V-11V,低于安全电压DC36V,从而对维护人员也更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成功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LED照明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维护方便,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厢用LED照明系统电路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厢用LED照明系统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电路方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厢用LED照明系统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电路方框图。
图4是图3所示车厢用LED照明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灯带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5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集成电路
- 下一篇:高压MOS轻掺杂扩展区的制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