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柱驱动型可变截面喷嘴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4785.3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0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发;林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萍乡市德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7/16 | 分类号: | F01D17/16;F02B3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可变 截面 喷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应用于发动机增压器,尤其是一种盘柱驱动型可变截面喷嘴环组件。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是世界内燃机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当今内燃机强化的最主要途径,涡轮增压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节约能源,减少发动机废气污染。而可变截面喷嘴环组件是当今先进的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中的关键部件,之前用于发动机增压器喷嘴环组件的叶片角度固定、叶片不可调,增压器只能使发动机在某一个功率区间高效工作,我公司在国内率先将喷嘴环组件结构改进为叶片角度可调,叶片与拨叉焊合件靠驱动盘带动旋转从而改变叶片角度、调节气流截面,使发动机在增压器的支持下在各个功率段都能较高效地工作(专利申请号:200610163404.8)。但改进初期的喷嘴环组件结构是:叶片插在安装盘上,拨叉焊在叶片末端,然后拨叉套在驱动盘中,驱动盘上再套一个主动拨叉,靠外力带动主动拨叉从而带动驱动盘,再通过驱动盘驱动拨叉,拨叉带动叶片转动,从而改变燃气通道的截面,驱动盘与组件间的联接较为松懈、高温下有走位或叶片滑出、叶片不协调动作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温下高速运动时可靠性更高、运动阻力更小的盘柱驱动型可变截面喷嘴环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由驱动盘焊件、拨叉、安装盘、定距螺钉、后盖、叶片和驱动柱组成,其中,叶片装在安装盘中,然后与拨叉焊固组成喷嘴环焊件;驱动盘焊件直接套在安装盘上,驱动盘焊件上焊有驱动柱,驱动柱直接放在拨叉中,两者间为滑动配合;后盖通过定距螺钉固定在安装盘上。
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涡轮的流通截面来实现与发动机在各个转速下的最佳匹配。发动机低转速运转时,旋转喷嘴环叶片,调节涡轮进口截面积,涡轮转速上升,增压压力增加,保证了低转速时的增压压力和进气量,提高了空燃比,使燃料充分燃烧,防止了冒黑烟问题的产生;发动机高转速运转时,反方向旋转喷嘴环叶片,增大喷嘴环截面积,涡轮转速下降,防止增压器超速。发动机加速时,旋转喷嘴环叶片以减小喷嘴环截面积,迅速提高增压器转速,从而改善了增压器的瞬态响应性。喷嘴环组件中的喷嘴环叶片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工况要求,接受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指令(或根据增压压力)调节叶片的旋转角度,保持最佳的燃气流道面积,使涡轮始终处于高效率区工作,从而保证增压器及时响应发动机的工况变化、提高发动机的瞬态性能,确保发动机的技术经济指标与排放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运动阻力更小,传动更紧凑,叶片动作一致性更好,组件的高温可靠性更高,减少了驱动盘与拨叉间的相对磨擦力,所需驱动力更小,有利于喷嘴环组件稳定工作和提高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喷嘴环焊件 2、驱动盘焊件 3、拨叉 4、安装盘 5、定距螺钉 6、后盖 7、叶片 8、驱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叶片7装在安装盘4中,然后与拨叉3焊固组成喷嘴环焊件1;驱动盘焊件2直接套在安装盘4上,驱动盘焊件2能自由转动;驱动盘焊件2上焊有驱动柱8,驱动柱8直接放在拨叉3中,两者间为滑动配合;后盖6通过定距螺钉5固定在安装盘4上,至此,后盖6、安装盘4和叶片7组成了可变截面流道。工作时,控制系统通过一个主动拨叉拨动驱动盘焊件2,驱动盘焊件2上的驱动柱8与拨叉3间为滑动配合,因此驱动盘焊件2旋转时,就会通过驱动柱8带动拨叉3旋转,拨叉3带动叶片7旋转,从而改变叶片角度、调节气流截面,使发动机在增压器的支持下在各个功率段都能较高效地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萍乡市德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萍乡市德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47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空压机系统
- 下一篇:节能节电气体压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