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节能环保炉灶热水器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64755.2 | 申请日: | 2009-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2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平;朱留洋;朱权艺;周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海平 |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87;F24B1/191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节能 环保 炉灶 热水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灶热水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节能环保炉灶热水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热水器多为电热水器或者是燃气热水器,这些热水器通常都是一体化设计,加热虽然比较迅速,但加热方式比较特殊,要求使用电能或燃气作为加热热源。随着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电力和燃气资源的价格也日益上升,对于燃气或者电力供应不足的时候,往往无法使用。特别是在电力和燃气资源供应不足的农村地区,还不能直接享受到这些热水器的便利。而且这些热水器的制作工艺复杂,造价很高,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利于产品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节能环保、利用家庭炉具余热作为热源、成本低廉的循环节能环保炉灶热水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循环节能环保炉灶热水器系统,包括节能炉灶,热水器循环水箱和供水装置,所述节能炉灶包括炉灶外壳、圆形挡火盘、炉膛、炉鞘、进风口、排烟管,所述炉灶外壳内所述炉膛的外部包裹有环形热水循环器,所述环形热水循环器上设有热水循环管和冷水循环管,所述环形热水循环器与所述炉灶外壳之间设有二次供氧导风槽,所述环形热水循环器与所述炉膛之间设有三次供氧导风槽,所述二次供氧导风槽和所述三次供氧导风槽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炉膛上部的供氧口连通,所述进风口上安装有风门调节装置,所述热水循环管和所述冷水循环管分别连通到热水器循环水箱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环形热水循环器为与所述炉膛外径相匹配的环形密封的导热性好的材料构成的空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总进水管、W2管、混水开关、龙头接口,所述总进水管上通过三通管与混水开关的冷水端和W2管连通,所述W2管上通过第二三通管与混水开关的热水端连通,所述总进水管与W2管之间设有球阀,所述W2管与所述混水开关的热水端之间设有压力泵。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水器循环水箱上侧设有溢水管,顶部设有透气孔,下侧的设有W1管,所述W1管与所述供水装置的W2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节能炉灶上还设有加料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风门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进风口上的风门架,所述风门架上设有多个调节槽,风门调节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风门架的调节槽上,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炉鞘底部大小相匹配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炉鞘底部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风门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进风口上的风门架,所述风门架上设有多个调节槽,风门调节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风门架的调节槽上,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炉鞘底部大小相匹配的挡板,所述炉鞘底部设有供所述挡板滑动的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排烟管上也包裹有所述环形热水循环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水循环管上设有排污口。
由于采用上述的方案,一方面利用家庭炉具余热作为热源,在炉膛和排烟管上设置环形热水循环器,两次利用余热,达到两次节能的效果,而且可以减少烟尘排放,另一方面炉灶设有三个供氧口,可使得燃料充分燃烧,比传统炉灶节能70%,比普通节约灶节能50%以上,在做一顿常规的饭菜的同时能够产生200斤左右的热水供家庭洗浴之用。
综上所述,所述实用新型,循环节能环保炉灶热水器系统利用家庭炉具余热作为热源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节能环保、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工业生产,适合对传统炉灶进行改造和升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节能炉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环形热水循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节能炉灶和热水器循环水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排烟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另一改进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海平,未经朱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47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架结构的铝型材
- 下一篇:照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