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大功率直流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4714.3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6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政;张红先;李波;方针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电力公司试验研究院;湖南省汇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12 | 分类号: | H02M7/12;H02M1/14;H02H7/125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陈立武 |
地址: | 410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大功率 直流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大功率直流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所有继电保护装置与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及其回路接线的检验都需要使用直流电源。而早期的检验采用的是从变电站或发电厂的直流屏获取电源,由于距离较长,便产生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尽管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采用电力电子器件生产的直流电源装置,但是这类装置的交流与直流回路由于没有采用物理隔离而存在安全隐患。且直流电压不能从零起调、功率较小,无法满足现场检验要求。因此,一种能够满足现场要求的多功能大功率直流电源装置成为了眼下的迫切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直流电源装置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功率大、可以从零起调、其交流与直流回路具备物理隔离功能的多功能大功率直流电源装置,以满足现场继电保护装置检验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多功能大功率直流电源装置,如图1所示,由电源保险管1、电源开关2、隔离变压器3、智能晶闸管4和带有电压表7与电流表8的滤波电容6及输出开关9依次串联组成。其中所述智能晶闸管4和所述滤波电容6之间还串联了一个反馈调节器5。反馈调节器5由其一端接滤波电容6的输出端,另一端接所述智能晶闸管4的控制极,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连续可调,满足用户对直流电压的调节需求。上述滤波电容6的电压表7和电流表8接在该滤波电容6的输出端上,用以显示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实时数据。
上述电源保险管1在本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输出电流不至于太大,在装置发生短路时,能提供保护。而隔离变压器3的主要作用则是实现交流回路与直流回路的物理隔离。智能晶闸管4用于变换交流信号为直流信号。滤波电容6用于去除直流信号中的纹波,以保证输出的直流纹波满足有关规程规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输出直流电压连续可调,可满足各类断路器和继电保护装置及自动化装置在80~100%的额定直流电压下的整套传动试验;
2)、输入与输出回路采用物理隔离,使交流回路中的故障不会对直流回路产生影响,同样,直流回路中的故障也不会对交流回路造成影响;
3)、装置的控制灵敏度高、纹波系数小,具有较高的稳定度;
4)、输出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中标示为:
1-电源保险管,
2-电源开关,
3-隔离变压器,
4-智能晶闸管,
5-反馈调节器,
6-滤波电容,
7-电压表,
8-电流表,
9-输出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大功率直流电源装置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电源保险管1,采用市售美国产BUSSMANN牌MDA-V-7-R型7A电源保险管。电源开关2采用市售中国河南三门峡仪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KCD2-22C型15A、250V船形电源开关。隔离变压器3采用中国上海群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R-2000型隔离变压器。智能晶闸管4采用中国陕西产MJYD-ZL-100A型智能晶闸管。反馈调节5采用中国湖南省汇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DDZ-R型反馈调节器。滤波电容6采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山田电容器有限公司生产的ST型2200μF、450V高压电解电容器。电压表7采用陕西协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XL5235V-2数字电压表。电流表8采用陕西协力电子有限公司出品的的XL5235A-1数字电流表。输出开关9采用中国温州市振瓯电子元件公司生产的LAS1F-22型按纽开关。
上述电源保险管1、电源开关2、隔离变压器3、智能晶闸管4和滤波电容6及输出开关9按技术解决方案和图1所示结构框图依次串联构成。其中滤波电容6所带电压表7和电流表8接在滤波电容6的输出端上。上述反馈调节器5,如图1所示,一端接滤波电容6的输出端,另一端接智能晶闸管4的控制极。
上述结构的多功能大功率直流电源装置,经多次多地试制试用均被证明效果良好,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电力公司试验研究院;湖南省汇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电力公司试验研究院;湖南省汇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4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信息化停车收费管理系统及可携式停车表
- 下一篇:等离子割炬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