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泵用带密封圈的密封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4584.3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48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斯德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6 | 分类号: | F04D29/1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长清 |
地址: | 410007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用带 密封圈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泵用密封装置领域,特指一种泵用带密封圈的密封环。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泵口环与泵体相连的部位直接用精加工的金属面对金属面密封,可参见泵行业标准B2104-66《泵用密封环》;B2105-76《泵用密封环》;B2106-88《泵用密封环》等;这种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传统的密封环该处高低压腔之间有大小不等压差,当高压腔中压力较高时,泵高压腔的液体还是可以通过金属与金属之间的间隙泄露至低压腔,导致水泵的容积效率下降,最大的泄露量可导致泵容积效率下降1%左右,密封效果十分不理想;2、在上述结构中,从金属与金属之间的间隙中泄露出来的液体会长时间的从该处泄露、流动,形成对两个金属面的冲刷,造成密封环及泵体的磨蚀,令间隙逐渐加大,最终泵体的磨损还造成维修、更换的费用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密封效果好、能够最大程度保护泵体免受液体冲刷磨损的泵用带密封圈的密封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泵用带密封圈的密封环,它包括装设于泵体上高压腔与低压腔之间的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上设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密封环上开设有一条以上的安装槽,所述密封圈装设于安装槽内。
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本实用新型泵用带密封圈的密封环,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密封效果好等优点,通过密封圈把原金属面对金属面的接触改成了金属面与橡胶密封圈的接触,可以有效解决泄露问题,从此处的泄漏量降为零;由于没有泄露,也就完全避免了液体冲刷泵体或密封环的问题,大大延长了泵体和密封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泵体 2、高压腔
3、低压腔 4、密封环
5、密封圈 6、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泵用带密封圈的密封环,它包括装设于泵体1上高压腔2与低压腔3之间的密封环4,密封环4上设有密封圈5。密封环4上开设有一条以上的安装槽6,所述密封圈5装设于安装槽6内,该安装槽6为矩形,密封圈5可以为橡胶“O”形密封圈或其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密封圈。由此,通过装设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环4,把原金属面对金属面的接触改成了金属面与橡胶圈的接触,可以有效解决泄露问题,从此处的泄漏量降为零;由于没有泄露,也就完全避免了液体冲刷泵体1或密封环4的问题,大大延长了泵体1和密封环4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斯德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斯德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4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