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轴双支承结构盘式电机变压器油泵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4420.0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6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谭雄;成北宁;唐建华;舒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安川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0 | 分类号: | F04D1/00;F04D2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轴双 支承 结构 电机 变压器 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油泵,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长轴双支承结构盘式电机变压器油泵。
背景技术
变压器油泵是一种全密封结构的,内置潜油运行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直轴驱动一离心式或轴流式叶片泵,专用于输送变压器绝缘油介质的流体机械。目前,常用的盘式电机变压器油泵的结构是由泵体、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叶轮、短轴及轴承组件构成。这种传统的变压器油泵叶轮与电机转子相连,短轴一端及轴承组件装配在叶轮下部的轴承室内,系单支承悬臂结构,短轴另一端伸出电机定子外部通过螺母紧固短轴,这就增加了油压泄露部位,使用周期短,此外电机定子与底盘通过外部螺栓联结为一体,制造工艺复杂且制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盘式电机变压器油泵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轴双支承结构盘式电机变压器油泵,能使叶轮和转子运转平稳,轴承受力均匀,使用寿命长,轴端不外露,并有效的减少油压泄露部位,电机定子与底盘通过外部焊接成为一体,简化了制造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方案为:一种长轴双支承结构盘式电机变压器油泵,它包括泵体(1)、电机定子(2)、电机转子(3)、叶轮(4)、轴承组件(6)、矩形流道涡室(8)、长轴(9)、底盘(10)、进油口支架(11)、蝶形弹簧(12),其特征在于:电机转子(3)与叶轮(4)嵌入式紧固联接成一体,设于泵体内不旋转的长轴(9)一端与底盘(10)盲孔动配合联接,另一端穿过叶轮(4)上部与嵌入进油口的支架(11)上的通孔动配合联接;置于支架(11)与长轴(9)之间的蝶形弹簧(12)通过螺栓将涡壳与盘式电机定子部件(2)连接,迫使蝶形弹簧(12)压缩,使长轴(9)不窜动,形成轴双支承,即长轴双支承结构;电机定子(2)与底盘(10)直接焊接成为一体。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油泵由于长轴为双点支承,油泵不论水平或垂直安装,叶轮与电机转子运转平稳,轴承受力均匀,使用寿命长。轴端不露出泵体外,减少了泄露部位。电机定子与底盘直接焊接,制造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例说明:1、泵体 2、电机定子
3、电机转子 4、叶轮
5、短轴 6、轴承组件
7、螺母 8、矩形流道涡室
9、长轴 10、底盘
11、进油口支架 12、蝶形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1)及设于泵体内的长轴(9),固设于长轴下部外围的环形电机定子(2)、设于电机定子(2)上侧的环形电机转子(3)和设于泵体内腔中部的叶轮(4)。叶轮(4)与电机转子(3)相连接,叶轮(4)下部的轴承凹腔内壁套设于长轴中段的滚动轴承组件(6)的外圈上,泵体(1)的上部内设矩形流道涡室(8),其正上方为进油口,右侧为出油口,其容油量大,进出油效率高。
泵体内不旋转的长轴(9),一端与底盘(10)盲孔动配合联接,另一端穿过叶轮(4)上部与嵌入进油口的支架(11)上的通孔动配合联接。油泵变压器运行时,叶轮(4)由电机转子(3)带动运行,将在整个泵体内产生震动,由于螺栓将涡壳与盘式电机定子部件(2)连接,迫使置于支架(11)与长轴(9)之间的蝶形弹簧(12)压缩,从而使长轴(9)不发生窜动:形成长轴双支承结构。该长轴双支承结构使得无论油泵水平或垂直安装,在运行过程中都能保证叶轮与电机的平稳运行,轴承的受力均匀,增长其使用寿命。同时,轴端固定于腔体内,减少了油压的泄露部位。电机定子(2)与底盘(10)直接焊接成为一体,简化了制造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安川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安川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4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轨门头板与轿厢顶一体化连接装置
- 下一篇:扣件式门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