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4139.7 | 申请日: | 200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549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肖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云松 |
主分类号: | A47L13/58 | 分类号: | A47L13/58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邬松生 |
地址: | 4170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家庭或公共场所为清洁地面而使用过的拖把或清洗过的衣物、鞋类等进行脱水的吸干器。
背景技术
就目前生活水平而言,一般家庭或公共场所为清洁地面(板)通常使用带布条或棉纱条的拖把,清洗后的拖把的脱水除了手拧布条或棉纱条之外,也有很简单的手动式脱水桶或脚踏式脱水机,如申请号为200920063269.9的“拖把脱水机”就是一例,但这种脱水机结构复杂,使用不大方便,固然有它的特点,通用性不大理想,有待改进,而对于清洗的衣物或鞋类使用电动脱水机等进行脱水吸干,有优点,但需耗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制造成本低又实用性强的吸干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作一个支架,在此支架的顶端连有或放有支架盖板,支架盖板的形状与支架的顶端形状相同或相近似。在支架盖板的中间内侧连有一个圆桶形的吸水圆筒,在支架盖板的外侧中央放有一个放物桶,此放物桶下端的突出口处于吸水圆筒顶部的内腔,靠吸水圆桶的下端一侧装配有出水管,在吸水圆筒内腔装有活塞,活塞的材质最佳选择橡胶材质,活塞的外壁须与吸水圆筒的内侧紧密接触,它既能在吸水圆筒的内侧上下滑动,又要保证接触面之间尽量不漏气。所述活塞由连板及螺钉和橡胶圆圈构成,活塞的下端经连板与活塞连杆的一端相连,活塞连杆的另一端用销与踏板连杆的中间段相连,踏板连杆的一头有踏板,踏板连杆的另一头经固定板连接在支架的下横梁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踏板连杆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的上横梁上。踩动踏板可拉伸弹簧及带动活塞连杆、活塞下行,松开踏板弹簧缩紧,带动活塞连杆、活塞上行。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吸干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效果在于:
①结构合理,制作成本低,实用范围广;
②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③环保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吸干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亦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图2为所述吸干器的主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所述的一种吸干器包括放物桶2、支架盖板3、支架4、活塞5、弹簧6、活塞连杆7、踏板连杆8。在支架4的顶端连有支架盖板3,支架盖板3的外形与支架4上端的形状相同或相类似。支架盖板3的中间内侧制作有吸水圆筒3B,吸水圆筒3B最佳为圆桶形的吸水筒。在支架盖板3的中间外侧放有一个放物桶2,放物桶2可用金属材料(如不锈钢板材)或塑料制作,最佳为圆锥形,可将清洗过的拖把、衣物、鞋类等放于放物桶2中。在放物桶2与支架盖板3相接处要密封好,尽量做到接缝处不漏气,放物桶2的出水口端处于吸水圆桶3B的顶部内壁,两者的相接触面要紧密,亦尽量不泄气。在吸水圆筒3B下端一侧装配有出水管3A,在吸水圆桶3B的内腔有活塞5,活塞5的下端经连板5A同活塞连杆7的一端相连,活塞连杆7的另一端用销7A与踏板连杆8的中间段相连,踏板连杆8的一头有踏板9,踏板连杆8的另一头经固定板连接在支架4的下横梁4B上。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踏板连杆8的一头,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4的上横梁4A上。
实施时,将清洗干净但未拧干的含水物品1如拖把、衣物、鞋类等,放到放物桶2中,清洁人员用脚踩动踏板9。当松开踏板9时,在弹簧6的作用下将踏板连杆8向上拉起,踏板连杆8带动活塞连杆7及连板5A、活塞5上行,在活塞5行程到放物桶2下端的突口处时上升过程停止(如图1中虚线所示);再踩动踏板9向下行,踏板连杆8带动活塞连杆7及活塞5下行,活塞5的下行造成吸水圆桶3B的内腔上部形成“次真空”状态,此时放物桶2中的空气会透过含水物品1向吸水圆桶3B中流动或补充,空气的流动会将含水物品1中的水一同带入吸水圆桶3B中。当活塞5下行到或超过出水管3A的位置时,操作人员稍微松动一下含水物品1,不能使外界空气经出水管3A倒流入吸水圆桶3B内。当吸水圆桶3B中的空气处于平衡状态时,吸水圆筒3B中的水会从出水管3A流出。不断将踏板9上下移动,将含水物品1中的水间断式吸干再从出水管3A流出,达到把含水物品1中的水吸干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云松,未经肖云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4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