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管清洗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3662.8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712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特力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45 | 分类号: | B08B9/045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启炎 |
地址: | 415106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管 洗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管清洗工具,即一种油管清洗头。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液压油缸生产的专业厂家,短油管的清洗采用喷砂后用煤油冲洗,锈蚀不严重的也可采用酸洗后磷化,长油管(一般长8~10m)内孔的清洗一直是一个老大难,工人常用的各种方法,包括喷砂、酸洗和用海绵气子弹打等,效果均不理想,不容易洗干净,人们只有采用较原始的方法,用一根长的小油管绑上清洗球或砂布通入油管内孔反复擦洗和冲洗,其效果尚可,但效率很低,且浪费埸地。
【发明内容】
为了方便快捷地解决长油管的清洗问题,提高效率,保证油管的清洁度,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油管清洗头的新设计。
这种油管清洗头,包括壳体和接头,均为外径相等的园柱形,它们之间用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前端固定有轴承,轴承中心固定有叶轮轴,叶轮轴的后端固定有叶轮,在叶轮和轴承之间的壳体的圆周上,均匀分布2~10个小孔,叶轮轴的前端伸出壳体外,叶轮轴前部的径向孔中插有刷丝,叶轮轴前端有一轴向孔与插刷丝的径向孔相通,在前端轴向孔中装有螺钉,接头为中空的,前部通过螺纹与壳体相连接,后端也有螺纹,通过后端的螺纹与高压软管相连接。
壳体内的轴承为二个角接触微型轴承,中间夹有垫圈。
壳体前端为锥形。
接头的前端和壳体之间套有密封用的O形圈。
刷丝为细纲丝或硬尼龙丝。
使用时,将清洗头的后部接头接上高压油管放入要清洗的油管内孔,开启高压油将清洗头缓缓伸进油管,油液冲动叶轮轴高速旋转带动刷丝擦洗油管内的油污、锈蚀等异物,高压油冲动叶轮轴后由壳体小孔冲出冲洗油管内壁,油管内壁在清洗头又刷又洗的作用下变得清洁光亮。清洗头在油管内的移动可以采用手动方式,也可采用自动抽送方式;清洗液可为煤油,也可为配制的清洗液,其压力为2~4MPa;适用范围为内孔大干Φ12mm的长油管或气缸、油缸等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冲洗效率高,连冲带刷很容易把油管洗干净,大大减轻了以前洗长油管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中:1、螺钉,2、刷丝,3、轴承,4、垫圈,5、叶轮轴,6、壳体,7、O形圈,8、接头,9、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
在图1中,壳体6和接头8它们外径相等,通过螺纹连接,壳体6前端固定有二个角接触微型轴承3,中间夹有垫圈4,轴承3的中心固定有叶轮轴5,叶轮轴5的后端固定有叶轮9,在叶轮9和轴承3之间的壳体6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12个小孔,叶轮轴5的前端伸出壳体6外,叶轮轴5前部的径向孔中插有刷丝2,叶轮轴5前端有一轴向孔,与径向孔相通,前端轴向孔中装有螺钉1,起固定刷丝2的作用,壳体6前端为锥形,接头8为中空的,前部通过螺纹与壳体6相连,后端通过螺纹与高压软管相连,接头8的前端与壳体6之间套有密封用的O形圈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特力液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特力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3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轮壳类壳体的弹性定位装置
- 下一篇:矿物破碎机自动给料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