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工纬编织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3442.5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27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石李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李珊 |
主分类号: | D04B3/00 | 分类号: | D04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1上海市延安西路18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工 编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手工编织工具。
背景技术
手工编织渊源流长,多少年来“女红”一直是体现女性心灵手巧的硬功夫,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轻工业发达且工作节奏加快,这种靠智慧和耐力一针一线完成的手工艺术逐渐远离了年轻一代的生活。而追求时尚和个性的特点,使得不少女孩希望自己动手,花少量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作品,如围巾、筒帽或织毛玩具等,但又苦于对现行编织工具毛衣针和传统编织方法的掌握,感觉手笨难学,DIY作品也就难以启动或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设计人正是出于上述考虑并经苦心研究后,获得解决前述问题的有效方法,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傻瓜型)、能替代传统工具和方法的手工纬编织具。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主体为一个或若干个可闭合成环状的条形织板,所述织板的长边一侧向外均匀延伸出若干个绕线柱,各绕线柱的顶部为圆弧状突起,绕线柱通过颈部与织板连接,该颈部的尺寸小于顶部,上述绕线柱和织板由具有一定柔韧性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颈部前方的操作面上有一个凹腔。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先将织板组合成环状,以左手带线为例,起边,左手带线顺时针方向将线螺旋状缠绕在一个个绕线柱上形成环链后,即可开始编织:左手将线横拉贴近左邻的绕线柱颈部的操作面,并置于套在该绕线柱的前方(外侧)环链的上方,右手指朝下钩提起环链向上覆盖带线部分后翻过绕线柱顶部,落在颈部后方,形成新一环链的内侧底链,依次循环下去,此过程中绕线柱颈部始终只有一圈环链,结束时只需带线将环链从绕线柱上拖带脱出的同时锁边即可,一条筒状的织物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操作过程方便易学,且织板和绕线柱有一定的柔韧性,避免了对手指的伤害,其结构简单合理,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使用本实用新型起边时的环链示意图;
图3为编织的示意图。
图中:1、绕线柱,2、(绕线柱)颈部,3、凹腔,4、挂扣,5、织板,6、折缝,7、挂孔,8、环链,9、毛线,10、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有一个的条形织板5,所述织板的长边一侧向外均匀延伸出若干个绕线柱1,各绕线柱的顶部为圆弧状突起,绕线柱通过颈部2与织板连接,该颈部的尺寸小于顶部。织板的两端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挂扣4和挂孔7,织板5的内侧或两侧还设有若干与长边垂直的折缝6,便于织板两端合拢围成环状。上述绕线柱和织板由具有一定柔韧性的材料制成。
在各绕线柱颈部前方的操作面上有一个凹腔3,便于手指勾线。
参照图2、图3,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先将织板组合成环状,以左手带线为例,起边,先将线头固定在织板上,左手带线顺时针方向将毛线螺旋状缠绕在一个个绕线柱上形成环链8后,即可开始编织:左手将毛线9横拉贴近左邻的绕线柱颈部的操作面,并置于套在该绕线柱的前方(外侧)绕线10的上方,右手指朝下钩提起绕线向上覆盖带线部分后翻过绕线柱顶部,落在颈部后方,形成新一环链的内侧底线,依次循环下去,此过程中绕线柱颈部始终只有前后两段绕线,结束时只需用毛线9将绕线10从绕线柱上拖带出来,同时锁边收口即可。
上述织板的两端设置的挂扣4和挂孔7这组连接件,可以改为尼龙粘扣,也可镶嵌在织板上的磁片,若干个织板依次首尾相接组合起来可以编织更宽大的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李珊,未经石李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34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柱梁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瑞士立达k44型紧密纺细纱机上的牵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