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生态护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3423.2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24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阳正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正云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2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郭立中 |
地址: | 410000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生态 护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稳定建筑物,特别是一种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结构中有竹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以及砖混结构,这些结构利用混凝土、机制砖的耐压强度以及加强筋、砌块间力的传递,实现了建筑物的稳定。但水泥、钢材、机制砖都是高能耗建材,在广泛使用时确实有不利环境之虞;传统土工方法力学条件差,不经风雨不堪重任。在申请号为ZL200520103935.9、ZL200420066760.4、ZL200520114047.7、ZL200420116041.9等中国专利文献中,发明人提出了绿色边坡工程系统,其基本建造单元是一种被称为生态袋的土工布袋,这种生态袋透水不透土,植物可以从里面长出也可以附着在表面生长;施工时将土壤充实、压实后有序堆码,其间用连接扣板连接成型,构成护坡或挡土墙。绿色边坡工程系统利用土工布袋在实现了水土保持、促进植物生长功能的同时,还利用了土工布的拉伸强度基本稳定了土壤,依靠连接扣板的连接成就了生态结构工程的范例。这种绿色边坡工程系统也存在许多弊端,如:施工方法简陋无工艺标准支持,无法保障重要的工程技术指标,系统力学结构单一、无纵向结构力、独立稳定能力差,技术应用范围有限,工程造价较高不易为用户单位接受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刚性构建物及柔性边坡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新的柔性护坡结构,并实现其生态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该护坡由土工砌块与网栅构架为基本单元构成,其中土工砌块由土壤经压制成型而成,网栅构架由纤维增强型材料制成材料空隙大小均一的网状构件或材料空隙大小不一的格栅构件,经组装连接成网栅构架,该网栅构架为可容置土工砌块的多格空间,土工砌块紧密牢固地置入在网栅构架的容置空间内;上述网栅构架由下往上一层层叠加,护坡的外表面形成坡面。上层的土工砌块压住下层土工砌块的接缝,网栅构架可固定于所依附的坡体,直到叠加到所需高度。
上述护坡的外层为植物生长层,植物可依附其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标准化、造价低等特点,是一种节能减排的生态构建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由土工砌块1与网栅构架2为基本单元构成,其中土工砌块1由土壤经压制成型而成,网栅构架2由纤维增强型材料制成材料空隙大小均一的网状构件或材料空隙大小不一的格栅构件,经组装连接成网栅构架,该网栅构架2为可容置土工砌块的多格空间,土工砌块1紧密牢固地置入在网栅构架2的容置空间内;上述网栅构架2由下往上一层层叠加,护坡的外表面形成坡面。护坡的外层为植物生长层,植物4可依附其生长。该护坡上层的土工砌块压住下层土工砌块的接缝,网栅构架2可通过固定件5固定于所依附的坡体6,直到叠加到所需高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表现为:
1.主要构件厂场化生产有严格的技术指标,就此、可建立这一新技术完整的技术标准、设计技术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及工程质量检验规范等;
2.施工工艺规范、简单可靠,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控制与检验;
3.主要结构构件(网栅及土工砌块)技术指标可调节,有利于设计出高技术经济指标的构建物,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4.工程造价低廉,较大的提高了投资效率,有利推广应用;
5.构建物为整体成型,充分的发挥了结构的力学性能,低成本的实现了永固性稳定型结构的目标;
6.便于实现生态工程,为建筑领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正云,未经阳正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3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建筑装饰墙体
- 下一篇:用于安装内嵌装置的墙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