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减速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3340.3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708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邢梅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梅霞 |
主分类号: | E01F15/00 | 分类号: | E01F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洪 |
地址: | 410119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暮***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安全管理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在出入通道或者人行斑马线前的路面上的折叠式减速板。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行人的安全,在出入通道或者人行斑马线前的路面上设置减速板非常有效。目前使用的橡胶减速板,虽然起到了让驾驶员减速的作用,但由于其目标太小、弹性小和几乎没有缓冲余地,驾驶员临近时才发觉,导致驾驶员突然刹车减速,或者干脆不踩刹车只松油门任其行使,其结果是,汽车通过减速板时,车辆震动大,更严重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视觉效果好的,汽车通过时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减速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横向截面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内高外低的底板斜坡,在底板斜坡上设置一组安装孔;在两底板斜坡之间从左到右顺序通过转轴铰连接活动底板、左竖板、右竖板和活动底板,每根转轴上配置一组扭转弹簧;所述由底板铰接的两个活动底板、左竖板和右竖板形成的空间的两个端部安装保护体。
所述左竖板和右竖板制作成为一体式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的竖版;所述由底板铰接的两个活动底板和左竖板形成的空间的两个端部安装保护体。
所述保护体采用海绵制作,或者柔性布料制作。
所述底板斜坡、活动底板、左竖板和右竖板或者竖板的工作面上,设置橡胶保护层。
所述左竖板和右竖板或者竖板的工作面上设置警示发光带。
所述左竖板和右竖板或者竖板的工作面的橡胶保护层上设置警示发光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视觉效果好,可以减少车辆通过时的震动。适合于在强制要求车辆减速的交通道路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斜坡,2-竖板,3-转轴,4-扭转弹簧,5-底板,6-活动底板,7-左竖板,8-右竖板,9-保护体,1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5,所述底板5的横向截面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内高外低的底板斜坡1,在底板斜坡1上设置一组安装孔10;在两底板斜坡1之间从左到右顺序通过转轴3铰连接活动底板6、左竖板7、右竖板8和活动底板6,每根转轴3上配置一组扭转弹簧4;所述由底板5铰接的两个活动底板6、左竖板7和右竖板8形成的空间的两个端部安装保护体9。
参照附图3,所述左竖板7和右竖板8制作成为一体式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的竖版2;所述由底板5铰接的两个活动底板6和左竖板2形成的空间的两个端部安装保护体9。设置保护体9,是为了防止马路上的石头沙子进入折叠式减速板的空腔内,补正本折叠式减速板能够正常工作。
所述保护体9采用海绵制作,或者柔性布料制作。
所述底板斜坡1、活动底板6、左竖板7和右竖板8或者竖板2的工作面上,设置橡胶保护层。设置橡胶保护层,是为了提高折叠式减速板的缓冲能力,降低汽车通过时的震动程度。
所述左竖板7和右竖板8或者竖板2的工作面上设置警示发光带。设置警示发光带,是为了提高驾驶员的视觉效果,保证安全驾驶车辆。
所述左竖板7和右竖板8或者竖板2的工作面的橡胶保护层上设置警示发光带。设置警示发光带,是为了提高驾驶员的视觉效果,保证安全驾驶车辆。
在第一、二实施例例中,设两活动底板6与底板5铰接之间的距离为L,每块活动底板6的铰接中心距离为A,则2A>L。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有转轴处都配置一组扭转弹簧4。
在第二实施例中,只有底板5与活动底板6的转轴3上配置一组扭转弹簧4,其它转轴3上不配置扭转弹簧4。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高度相对现有的橡胶减速板高一些,其上设置反光带更加醒目,容易被驾驶员在更远的地方发现,便于驾驶员提前采取减速措施,在通过折叠式减速板时更加平稳,更加安全。
当汽车自左向右通过折叠式减速板时,汽车车轮首先通过上底板斜坡1,然后向右推压左竖板7和右竖板8或者竖板2向右倾倒,当车轮完全通过折叠式减速板后,左竖板7和右竖板8或者竖板2在各扭转弹簧4的作用下向左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果汽车自右向左通过折叠式减速板时,其工作原理与上述动作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梅霞,未经邢梅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3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