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井巷道装卸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3331.4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33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济良 |
主分类号: | E21F13/04 | 分类号: | E21F13/04;B65G6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625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巷道 装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矿井上使用的机械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矿井巷道装卸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巷道作业中,将巷道中的矿石或泥块、石头、沙子装入到绞桶内,都是通过人工用铁锹一铲一铲地从巷道底下送入到绞桶内,全是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工作一天腰酸腿痛手发软,又苦又累,工作效率极低,劳动强度极大,费时不省力。至目前止,我们作个一些努力,但尚未一种机械代替这种矿井巷道中的体力劳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尺寸小,重心低,行进灵活方便的矿井巷道装卸车,以代替繁重的体力劳动,把人们的双手从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本实用新型矿井巷道装卸车由履带行走装置、变速箱、驾驶室、装卸装置、油压装置、动力装置、操纵装置、装卸铲、主梁板组成,装卸装置连接在履带行走装置之上,动力装置、变速箱、驾驶室、油压装置、操纵装置连接在主梁板上,油泵与油箱连接;所述履带行走装置与主梁板连接,其上的左、右履带驱动轮连接变速箱的半轴,左、右履带驱动轮再与履带连接;同样,左、右履带从动轮连接在主梁板的两边;所述装卸装置的装卸架通过支架连接在主梁板之上,装卸铲置于装卸架和履带行走装置的一端,油缸和油箱通过支架连接在主梁板上,装卸运输带通过运输带主动轮和运输带从动轮连接在装卸架上。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由于设置了行走装置,而行走装置又选用了履带式的行走方式,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凹凸不平的地面一越而过,行进与后退方便,左、右转弯灵活,能原地旋转,工作起来平稳,可靠,工作范围大。
二、由于设置了装卸装置,人坐在驾驶室,操纵操纵装置中的操纵手柄,装卸铲在一、两秒内可将一吨重的石块、泥沙收集起来放到装卸运输带上,通过运输带送入绞桶内,相当于几十个人的劳动能力,因劳动强度小,机械设备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
三、由于设置了油压装置,装卸铲在收集和铲动的过程中,工作平稳、灵活、可靠。
四、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重心低,便于在坑道中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矿井巷道装卸车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矿井巷道装卸车结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详细阐述: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矿井巷道装卸车,由履带行走装置1、变速箱2、驾驶室3、装卸装置4、操纵装置5、动力装置6、油压装置7、装卸铲8、主梁板9组成,从图1中看出,装卸装置4连接在履带行走装置1之上,变速箱2、驾驶室3、操纵装置5、动力装置6、油压装置7、装卸铲8、连接在主梁板9上,油泵17与油箱19连接;所述履带行走装置1由履带驱动轮23、履带从动轮22、履带24组成,其上的左、右履带驱动轮23连接变速箱2的半轴,左、右驱动轮23再与履带24连接;左、右履带从动轮22连接在履带行走装置1的主梁板9的两边;其上所述的履带行走装置1承载着安装在其上的所有部件重量,采用其履带,主要是接触面积大,行走平衡,遇到凹凸不平的障碍平平稳稳通过,在狭窄的巷道内可原地旋转360度,左、右转弯,行进后退特别灵活,特适宜于矿井巷道作业。
参看图2,所述装卸装置4由装卸架26、装卸运输带11、运输带主动轮10、运输带从动轮20组成,其上的装卸架26通过支架连接在主梁板9上,运输带主动轮10、运输带从动轮20连接在装卸架26上,装卸运输带11通过运输带主动轮10和运输带从动轮20连接在装卸架26上,装卸运输带11正对应在装卸铲8的下方,上述装卸装置4其功用是将巷道地面上的矿石或石头、泥块由装卸铲8收集起来,将其送入绞车桶内,由绞车拉到地面上来。
参看图1,所述驾驶室是操作人员坐的位置,在履带行走装置1的后端右侧设置这一个驾驶室,驾驶室上方有遮盖板,防止巷道顶上石块掉落下来砸伤人,其上有操作部件,供人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济良,未经陈济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3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凸轮轴气门弹簧导向器结构
- 下一篇:隐形纱窗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