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报警和关闭的输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2840.5 | 申请日: | 200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984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辉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成实 |
地址: | 417124湖南省涟***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报警 关闭 输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输液用的医疗器具,尤其是具有自动报警和关闭功能的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临床医疗上广泛使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具有简单实用、造价低廉特点。其缺陷是输液器结束时不能自动发出相关信号,需要医护或陪护人员长时间不断地观察,以防输液结束时来不及及时处置而导致医疗事故。
近年来,出现近百个解决输液自动报警问题的专利技术,大多数采用在滴瓶或输液瓶内放置浮子的方法,存在污染药液的缺陷。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能使输液自动停止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报警和关闭的输液装置,做到边报警边停止输液。
本实用新型包括输液瓶、滴瓶、塑料输液管,改进之处是有弹性材料制作的吊板,吊板上有矩形卡孔及位于卡孔下方的由左、右弹性片构成的锥形滑落槽,吊板左侧有开口槽和由压力爪隔开的楔形安置槽,输液管位于楔形安置槽内,平衡杠杆穿插在矩形卡孔内,平衡杠杆下方有棘齿卡在矩形卡孔下边缘上,平衡杠杆前端固定有吊杆,吊杆下端挂有输液瓶,开关位于吊板右侧空腔内且固定在吊板右边上,开关的两个触头分别经导线与微型集成电路报警器连接,报警器固定在吊板上。所述的报警器型号为GH100型,即贺卡上常用音乐芯片。
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如下:
经计算或试验确定输液瓶空载状态下平衡杠杆的平衡点(即重心)并作出标志。每次输液时首先将平衡杠杆插入矩形卡孔并卡在平衡点前方的1-3个棘齿上,然后将输液管从开口槽塞入,放入楔形安置槽内。输液完毕后,由于平衡杠杆重心位于矩形卡孔后方,平衡杠杆将自动向后翻倒且滑落下去,带动吊杆沿滑落槽快速落下,吊杆的下落冲力使左、右弹性片胀开,左弹性片将挤压压力爪,通过压力爪压扁输液管,停止输液,以待医护人员处置。与之同时,右弹性片的胀开将使开关的两个触头接触,从而接通报警器发出声光信号。如果开关的两个触头分别经导线与医院报警系统相连,则直接向有关医护人员发出信号。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自动报警的同时关闭输液管,停止输液,使医护人员有充足的处置时间,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切实保护患者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式自动报警和关闭的输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动式中的吊板部分主视图,即图中未画出平衡杠杆和输液瓶部分。
图3是气动式自动报警和关闭的输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机械式自动报警和关闭的输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机械式中的吊板部分主视图,即图中未画出平衡杠杆和输液瓶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电动式自动报警和关闭的输液装置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输液瓶1、滴瓶2、塑料输液管3,不同之处有弹性材料制作的吊板5,吊板5上有矩形卡孔6及位于卡孔6下方的由左、右弹性片8、9构成的锥形滑落槽7,吊板5左侧有开口槽13和由压力爪4隔开的楔形安置槽10,输液管3位于楔形安置槽10内,平衡杠杆12穿插在矩形卡孔6内,平衡杠杆12下方有棘齿卡在矩形卡孔6下边缘上,平衡杠杆12前端固定有吊杆14,吊杆14下端挂有输液瓶1,开关15位于吊板5右侧空腔内且固定在吊板5右边上,开关的两个触头分别经导线与微型集成电路报警器11连接,报警器11固定在吊板5上。
实施例二气动式自动报警和关闭的输液装置
本实施例与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报警部分,即平衡杠杆12内腔里有双头活塞16,平衡杠杆12两个端盖上分别安有气哨17。
本实施例的报警原理如下:当输液完毕后,平衡杠杆12因重心后移而向矩形卡孔6后方翻倒且滑落下去,这时平衡杠杆12内腔里的双头活塞16往后端移动,压缩后腔内的空气从气哨17内排出,从而发出哨声报警。
实施例三机械式自动报警和关闭的输液装置
本实施例与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报警部分,即两个环形架18固定在吊板5上方,双头铃铛19的中间连杆穿套在两个环形架18上,拉绳20一端固定在滑落槽7上端侧边上,拉绳20另一端穿过固定在滑落槽7对边的滑环21、在双头铃铛19中间连杆上缠绕一圈、再穿过重力复位滑环22固定在吊板5上。
本实施例的报警原理如下:输液完毕后,平衡杠杆12因重心后移向矩形卡孔6后方翻倒且滑落下去,带动吊杆14沿滑落槽7快速落下,吊杆14牵动拉绳20向下拉伸,拉绳20则牵动双头铃铛快速旋转,从而发出响铃声报警。如果在双头铃铛表面涂上反光材料,那末还会产生一闪一闪的白光,即实现亮光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辉,未经吴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28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