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式吸塑托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2414.1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邱木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木圳 |
主分类号: | B65G59/10 | 分类号: | B65G59/10;A61L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式 吸塑托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盒体分离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快速软质吸塑托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盒体分离装置比如吸塑托分离装置大多数为针对硬质材料的盒体分离装置,由于结构限制,此类盒体分离装置很难快速分离软质吸塑托。
随着技术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可以对软质材料盒体进行分离的装置。图3展示了现有技术吸塑托分离装置。如图所示,这种分离装置依靠齿轮来传递动力,这样就导致该装置不能确保每个吸塑托都可靠分离;并且这种分离装置没有消毒功能,因此无法对待分离的吸塑托进行消毒;另外,现有的分离机分离出来的吸塑托排列杂乱无章,不便于后续加工处理。
因而,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吸塑托分离装置,以便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快速分离软质吸塑托的螺旋式吸塑托分离装置,其对软质吸塑托的分离效果好;并且可以对分离的吸塑托进行消毒;而且分离出来的吸塑托排列整齐,便于后续处理;另外,该装置维修方便,结构简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式吸塑托分离装置,其包括由多个支撑杆构成并且具有两对互相平行侧壁的矩形体框架,其中一对互相平行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转轴,所述每个转轴上套设有与该转轴一起转动的分离柱,所述每个分离柱的圆周表面上形成螺旋槽。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杆为角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快速分离软质吸塑托,可以对分离的吸塑托进行消毒;分离出来的吸塑托排列整齐,便于后续处理;另外,该装置维修方便,结构简便。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吸塑托分离装置的一个视图。
图2为螺旋式吸塑托分离装置的俯视图,展示了吸塑托被分离的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吸塑托分离装置的主视图,展示了螺旋式吸塑托分离装置与待分离吸塑托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吸塑托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式吸塑托分离装置用于将竖直堆叠放置的多个吸塑托逐一快速分离。
如图1-3所示,螺旋式吸塑托分离装置包括由多个支撑杆比如角铁202构成的矩形体框架200。所述框架200具有两对互相平行的侧壁203、205。其中一对互相平行的侧壁比如203(也可以为侧壁205)上分别安装有可以在电机(图未示)的驱动下旋转的转轴101。所述每个转轴101上套设有与该转轴101一起转动的分离柱10。所述每个分离柱10的圆周表面上形成螺旋槽10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式吸塑托分离装置通过上述一对分离柱10的反向转动实现对堆叠在一起的吸塑托的分离。即,所述吸塑托1具有卷边115。卷边115伸入到所述分离柱10的螺旋槽102内。随着两个分离柱10的反向旋转,比如一个分离柱10顺时针转动,而另一个分离柱10则逆时针转动,伸入分离柱10的螺旋槽102内的卷边115会被逐渐沿着分离柱10的轴向被向上拉起,从而实现对吸塑托1的分离作用。
优选地,为了对吸塑托1消毒,可以在所述框架200上安装置消毒装置11。所述消毒装置11包括消毒箱14、与消毒箱14连通的消毒导管13及与消毒导管13连通并且面对待分离吸塑托1的吹松气管12。在对吸塑托1分离的时候,消毒装置11喷射消毒液到吸塑托1上,从而对吸塑托1消毒。并且,分离后的排列整齐,便于对其后续处理。
此外,可以在所述框架200上设置其他吹松气管及与吹松气管连通的气孔,所述待分离吸塑托被气孔互相吹松。比如参考图3,框架200在竖直方向通过夹具6而被分割为三个腔室,即腔室16、17、18。
所述框架200上安装有吹松气管4及与吹松气管4连通的气孔3,所述待分离吸塑托被气孔3互相吹松。将矩形框架分为三个腔室的主要目的是用高压气体通过吹松气管4及与吹松气管4连通的气孔3将吸塑托互相之间吹松。其中,腔室16中可以放入400个吸塑托,通过电眼5可以控制每个腔室吹高压气体的时间,然后由夹具6控制吸塑托1到腔室17和腔室18。腔室17中可放入200个吸塑托。腔室18中可放入100个吸塑托,经过此三室可有效将吸塑托快速分离。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木圳,未经邱木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2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一体机进纸装置
- 下一篇:皮带运输转运站粉尘综合治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