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62409.0 | 申请日: | 2009-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8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韩振林;邓韵;何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同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B01J1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材 有效成分 提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药品机械,尤其涉及中药材成分提取机械。
技术背景
中药由于历史传统的特点,其生产存在着固有的惯性和惰性,这从现在大多数中药生产厂家仍然采用效率很低的生产方式上可以得到明显的证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中药材的提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中草药原料中有效成分(组分)的含量在很多植物中本来就不高,如果不能在提取中采用较好的方法,那么对本来就是微量的成分来说,无疑是用落后原始的工艺去“沙里淘金”,损失很大,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耗。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采用有机溶剂加热浸提,但是提取的率和效率都不高,往往不仅造成许多中药中热敏性成分的破坏,而且还大量带出很多无效杂质,给后续分离纯化造成了困难和麻烦,从而更降低了收率,增加了消耗和成本,降低了药效且增加了药材的生产成本,更为不良的后果是,由于杂质含量过多使得分离纯化难度大且效果不好,造成产品中(特别是中药注射剂)残留异物超标也是形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提取出来是个难题。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尝试开发一种将药材的浸提和超声破碎融为一体的生产设备,提高中药材的提取的率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药材的浸提和超声破碎融为一体的生产设备,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中药材成分提取设备,包括底座、罐体、夹层、顶盖、超声波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夹层、蒸汽管道进口和出口、顶盖用不锈钢制成。在顶盖上设有把手和减压阀,罐体上设有转轴,铰接臂分别与转轴和顶盖连接,顶盖和罐体用紧固螺栓压紧,中间垫有密封条。罐体上设有温度计和夹层,底部有下料管,夹层与产生蒸汽的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有机溶剂加热浸提与超声波破碎结合进行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由于其浸提温度低,有效成分破坏少,药效高。本实用新型以中药材为原料,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产率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制备,在有机溶剂浸提条件下制备产品,安全无毒,制备得到的有效成分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药效。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中药材加热浸提、超声破碎两个过程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提高了药材成分的提取效率和的率。本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产率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罐体 2、夹层 3、顶盖 4、超声破碎装置 5、底座 6、减压阀 7、把手 8、紧固螺栓 9、转轴 10、铰接臂 11、密封条 12、下料管 13、阀门 14、蒸汽管道进口 15、出口 16、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详述
请参见图1,通过把手7打开顶盖3,将中药材放入罐体1内,倒入浸提溶剂,关闭顶盖3并拧紧紧固螺栓8,将中药材原料和浸提溶剂混合物通过蒸汽进行加热,蒸汽从进口14进入夹层2,从出口15排出,通过温度计16控制温度在30-70℃之间、同时开启超声波破碎装置4,浸提时间4-8小时,若压力过高,可通过减压阀6排除蒸汽。即得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物浸提液,打开阀门13,将浸提混合物通过下料管12排入下一个流程进行浓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同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同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24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