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及除湿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2012.1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8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梁祥飞;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8F19/02;F28F1/02;F24F13/22;F24F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通道 换热器 除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除湿用途的微通道管换热器及除湿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除湿机所用蒸发器为传统的翅片管式换热器,而带翅片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应用多集中在汽车空调和房间空调器冷凝器领域。在除湿机上使用翅片管式蒸发器不但不利于冷凝水的排除,并且随着铜材价格的上涨,除湿机的制造成本越来越高。因此,需要结合各种换热器的特点,为除湿机设计一种新的换热器,不仅要降低除湿机的制造成本,还要改善冷凝水的排除状况,并提高除湿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及除湿机,所述换热器能够改善除湿时冷凝水的排除状况,并提高除湿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其中,包括有上集管、下集管、连接于所述上集管和下集管之间并与上集管和下集管内腔相通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有一根以上的扁管,所述扁管一端与上集管连通,另一端与下集管连通。
所述扁管内腔中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制冷剂流道;所述上集管的底壁面和下集管的上壁面设置有所述扁管的安装孔。
除湿机,其中,所述除湿机的机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上述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由于包括有上集管、下集管、连接于所述上集管和下集管之间并与上集管和下集管内腔相通的换热管,不采用翅片作为换热部件,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效果:能够显著提高传热和传质动力,还能够利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利于排水的优点来改善冷凝水的排除效果,从而提高除湿机的性能;同时能够显著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1的上集管和下集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1的扁管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并旋转一定角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3的集气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3的分液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C-C截面旋转90°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集管;2-扁管;3-下集管;4-排液隔片;5-集气管组件;51-集气管;52-集气支管;6-分液管组件;61-分液管;62-分液支管;63-分液头。
具体实施例
请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其中,包括有上集管1、下集管3、连接于所述上集管1和下集管3之间并与上集管1和下集管3内腔相通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与上集管1和下集管3呈相互垂直方向安装。
所述换热管包括有一根以上的扁管2,所述每根扁管2内腔中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制冷剂流道;所述上集管1的底壁面和下集管3的上壁面设置有所述扁管的安装孔。
所述上集管1、下集管3整体为圆管,也可以是其它密封形式。
所述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外表面可以是金属表面,也可以是通过特殊处理之后的憎水表面。
所述扁管2的加工方式可以是挤压方式成型,也可以是高频焊方式成型。
所述扁管通过挤压方式成型的,其外表面具有防腐层。
所述扁管通过高频焊方式成型的,其内、外表面均有耐腐材料层,其扁管内可以走制冷剂或冷冻液。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由上集管1、下集管3和设置在上下集管之间相互平行且与上下集管相互垂直的若干扁管2组成。所述上集管1和所述下集管3的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图中仅示出了集管为圆管的情况,事实上,集管也可以是其它形式,如方形管、椭圆形管等。所述扁管3的横截面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图中仅示出了横截面流道为圆形的情形,实际上,横截面流道也可以是其它形式,如方形、三角形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2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