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施工垃圾的处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61756.1 | 申请日: | 2009-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7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应培新;李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B65G1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陈振华 |
| 地址: | 322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施工 垃圾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垃圾的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处理建筑施工垃圾的通道装置,是对传统建筑施工垃圾处理装置的创新。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的加快,成片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建筑施工垃圾的处理逐渐被设计人员所重视,既要快速、节能,又要环保,为此,施工人员想出了多种施工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往对建筑施工垃圾的排放,在工地上基本还是以利用提升机进行排放,或用人货笼进行排放,这种排放方式垃圾排放时等待时间长,占工地施工电梯时间多,这就造成了电能的损耗和施工工人在等待人货梯和升降梯的时间消耗。上述这种建筑施工垃圾的排放方式浪费时间和电能,排放效率低,且排放过程所引起的灰尘和噪音也大,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垃圾的处理装置,其采用建筑垃圾通道直接排放方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节省能源,达到环保要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垃圾的处理装置,包括垃圾通道、挡板、固定支架、洞口、垃圾收集池,其特征是垃圾通道呈圆管形,在通道内设有挡板,在相应楼层地面位置的垃圾通道上设有洞口,洞口和挡板的数量与楼面地面数相对应,在通道的底部设有垃圾收集池,垃圾通道通过固定支架垂直安装在建筑物外墙边上。
所述的挡板设在与洞口位相对的另一侧通道内,挡板与通道截面平面成45°角。
本装置的洞口位置上设有边框和防护门,边框的里框部分伸入通道洞口内,外框部分置于洞口外内墙上;防护门正对洞口位置,防护门的大小与边框的外框大小相配合。
所述的通道为圆形钢管。
操作时,将开有洞口的垃圾通道用固定支架固定在建筑物外墙上,通道洞口位置正对墙边洞口位置,楼层地面上的建筑垃圾通过洞口倾倒进垃圾通道内并利用通道内的挡板将建筑垃圾的冲击能量减弱,直接将建筑垃圾排放到垃圾收集池内,再集中运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垃圾处理装置由于采用垃圾通道排放方式能快捷安全地将建筑施工垃圾排走,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本装置可规范生产,在建筑施工工程上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道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洞口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说明其结构。
在图1~3中,垃圾通道1通过固定支架3安装在建筑物外墙2上,在通道内设有防撞挡板4,防撞挡板的数量与通道上开设的洞口6的数量相对应。在通道洞口位置上设有边框和防护门,边框的里框8伸入通道洞口内,外框9置于洞口外内墙上,防护门7正对洞口6位置。
操作时,防护门打开,建筑施工垃圾用斗车11沿楼层地面5运至洞口边,往边框内洞口倾倒垃圾,垃圾沿弧线先接触防撞挡板,能量减弱后再沿通道内壁落入通道底部的垃圾收集池10内,这种垃圾排放方式快捷、安全、环保,平时关上防护门,防止意外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1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抽水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夹灯





